大多數(shù)時候,現(xiàn)實問題的復雜性使得其解釋徒增蒼白,但種種跡象表明,制度在很大程度上是造成低迷的本因。計劃經濟時代,一切按需分配,憑借指標、票證控制,無論農業(yè)還是工業(yè),抑或始終處于地下狀態(tài)的商業(yè),都是殘缺、扭曲的。在這樣的形勢下,改革勢在必行。
改革開放意義之一,在于打破思想禁錮,計劃色彩逐漸消退,市場經濟逐漸由商品經濟過渡而來。于是,價格改革、國企改革成為重頭戲,并衍生出倒爺、資產流失等諸多新問題。
顧準之后,吳敬璉或許是倡導市場經濟最不遺余力的旗手。他繼承并延續(xù)了顧準、孫冶方等老一輩經濟學人的光榮與夢想,成為市場經濟扛鼎者,一切現(xiàn)實問題的出發(fā)點正是基于此。
關于改革路線,吳敬璉與厲以寧曾展開論戰(zhàn);圍繞價格體系改革,吳敬璉又與張維迎等人意見不合;至于發(fā)展模式,在究竟是否應該回避重工業(yè)上,厲以寧、林毅夫和樊綱等人又站在了吳敬璉的對立面;面對權力尋租、權貴資本等各種令人匪夷所思的問題,吳敬璉率先提出用法治手段建立“好的市場經濟”。
放大到宏觀層面,上述行為恰恰體現(xiàn)了市場經濟在中國推行時面臨的本土化障礙,即“社會主義”與“市場經濟”兩個模式的結合。只有在這個大前提之下,厲以寧、林毅夫、吳敬璉等人論爭才有意義。
單單從經濟制度的視角考察,改革開放30年,其實就是一部市場經濟推行史。政府官員、經濟學者、底層民眾上下求索,經濟由冷轉熱,社會問題頻發(fā),到如今,農業(yè)問題再次凸顯,這并非因為改革不夠徹底,而是緣于人們心理上對農業(yè)的輕視。這期間,茅于軾、陳錫文、周其仁等頻頻發(fā)言,呼吁維護農民權益,甚至不惜親身示范,以知識分子綿薄之力貢獻建設性意見。
于是,中國經濟在經歷甲子輪回之后,回歸農業(yè)底線,意味著土地重新被重視。而土地背后,正是產權這個經濟原點的歸位。撇開紛亂雜陳的事態(tài),一切問題的根源,在于所有權區(qū)分和取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