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慧地——戒波羅蜜為最勝
精神生活之所以墮落都因無明而起,所謂行苦、苦苦和壞苦三苦,是人類苦難的根本來源,行苦是迷失在色、受、想、行、識五蘊里頭,才會不斷造業(yè),一切看不開而遷流不息,心理失去平衡??嗫嗍切睦硎Ш?,焦慮不安,加上外界種種境遇,造成苦中加苦。通常有了情緒癥的人,最容易苦中加苦,乃至無法承受,造成精神崩潰。至于壞苦是指壽命的有限性和疾病的折磨。
菩薩修行到了此地,雖然粗重的塵垢已經(jīng)洗滌殆盡。但是細微的煩惱塵垢則仍不能免。因此要進一步去勤修戒律,加行持戒波羅蜜。透過對戒的訓(xùn)練,把塵勞清除凈潔,所以叫做離垢地。就在這同時,菩薩也要徹底體認苦、集、滅、道的教誡,從而獲得解脫。所以盧舍那佛告訴諸眾菩薩說:
清凈一體,體性妙智,
寂滅一諦,慧品具足。
佛陀在鹿野苑為憍陳如等五位行者說法時,特別提出離苦得樂的法門。他說,人生是苦的,為什么會苦呢?因為我們有了許多執(zhí)迷愚癡,給自己帶來許多煩惱和痛苦。如果想要離苦得樂,就必須洗凈心中的塵垢和無明,光明的本性自然流露,那就是正道。所以二地所修的就是“最勝真如”,寄位忉利天王,并以此度化眾生。
光明地——忍波羅蜜為最勝
醒覺與正確的認知是分不開的,而認知的活動卻很容易因為人格上的因素而受扭曲。一個有強烈情緒反應(yīng)的人遇到挫折,跟一個人格成熟而情緒穩(wěn)定者的反應(yīng)相比,差別很大。前者會認為挫折很強,引起的焦慮和情緒強度大;后者忍受性較好,能靜下心來檢討并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因此,忍受性較好的人,人格比較健全,也有較好的智慧。
急躁焦慮的人容易犯所知障,他總是急于揀現(xiàn)成的,很容易受外界刺激牽動,所以邪見、成見、動怒、對立都因之而起,所知障就很嚴(yán)重了。因此菩薩要進一步修忍波羅蜜,要能耐得住,靜心去處理事情,去研究思考,才能有個清醒的生活,方不致被種種色相物欲所障蔽。于是忍波羅蜜成為精神世界的關(guān)鍵,所以也叫陀羅尼(總持)法門。
能忍則能定、能定則生慧,依忍法行聞、思、修,才能突破表面的意義,得甚深了義,發(fā)無邊智慧,所以這個菩薩行位也叫做發(fā)光地。《梵網(wǎng)經(jīng)》上說:
一諦之音(指忍波羅蜜),
國土不同(成就了不同于塵世的法界),
身心別化(色身等同法身了)。
能忍則不會被貪、瞋、癡所轉(zhuǎn),真正體會到不生不滅的妙用,一切自然如如現(xiàn)前,而十方佛土的精神法界從中顯現(xiàn),證“勝流真如”,寄位夜摩天王。
爾焰地——精進波羅蜜為最勝
人類的心理經(jīng)常存在著不安和焦慮,因此產(chǎn)生了唯識學(xué)上所謂的煩惱法。這些煩惱法包括六種根本煩惱,即貪(貪婪)、瞋(憤怒)、癡(癡愛)、慢(傲慢)、疑(猜忌)和惡見。惡見又可分為五種,即身見(自我中心)、邊見(偏見)、邪見(不正常的見)、見取見(成見)和戒禁取見(固執(zhí)見),這里所謂的見就是指觀念或態(tài)度。
除了這些根本煩惱之外,還有隨煩惱,它們都是一些不當(dāng)?shù)牧?xí)慣和不良適應(yīng)。它會影響我們的精神生活,因此要“起焰慧智火,燒一切根本煩惱和隨煩惱”,愚障既斷,智慧也就能光明地照耀自己的人生,證“無攝受真如”,寄位兜率天王。
什么是焰慧智火呢?根據(jù)《梵網(wǎng)經(jīng)》可以解釋為精進的醒覺。要以精進不懈的恒心去實踐十覺支,針對信仰、思想、定力、精勤、觀念、智慧、觀照、輕安、喜悅和放下,作徹底的醒覺,同時要把追求禪定和佛法的心完全放下,才見光明本性,得真正的善巧智慧,積極度化眾生。《梵網(wǎng)經(jīng)》上說:
入善權(quán)方便,
教化一切眾生,
能使得見佛體性常、樂、我、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