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4.為什么退休的人最喜歡上班?

快樂手書:173個為什么點亮人生 作者:張國慶


魯迅先生曾有一篇妙文,說一個人去看望新生兒,其他人都說好話,唯獨他說“這孩子將來會死的”,結果被人亂棍打出。其實細想想,那人說得是千真萬確的。

事實上,從出生的那一刻起,我們每個人都在一步步接近死亡,只是有的人走得快些,有的人走得慢些,換個角度說,就是每個人的機會都在一點點減少著,就像18歲的人回不到8歲的天真,就像28歲的人回不到18歲的青春。

正是基于這種認識,很多思想家都提到,一個人,只有真正意識到死亡的“威脅”和時光的挑戰(zhàn),才會真正理解生命的含義,珍惜眼下的時刻和對他人來說擦肩而過的機會。

認識死亡的一刻,才是生命的真正開始。

我的“生命”真正“開始”于24歲時。那一年,我在短短四個月中連續(xù)遭遇了火災、空中事故、水難的三大生命考驗。

當我從火海中爬出來,當我坐的飛機解除了故障警報,當我從滔滔的都江堰中爬上來,我真的意識到,人的生命原來是那樣脆弱,有時只是一瞬間,你便不再有任何的愛與被愛、做事與失敗、破土與竣工、歡笑與痛哭、看球與旅游、吶喊與沉默的機會了。

我的人生從此改變。

那以后,我不再為任何事情后悔,不再為任何人生氣,不再抱怨,不再解釋,我的生活變得簡單起來,只是大大小小的幾個人生愿望,然后竭盡所能地去實現(xiàn)它們;只是遠遠近近一些值得牽掛的人,然后真心地對待他們;只是多多少少幾十種生活的樂趣,然后一有機會就去參與其中。

20歲的時候,是父母牽掛著我,而我只想著前進;30歲的時候,心里更多地牽掛著父母,想的只是與他們更多、更開心地在一起。

20歲的時候,愛一個人是希望她對我好;30歲的時候,愛一個人是希望她能幸福。

20歲的時候,寫文章是希望能夠發(fā)表;30歲的時候,寫文章是因為有了新的感受、新的角度、新的觀點。

20歲的時候,浪漫、自信、堅強是形之于外的,是容易消失的;30歲的時候,這些都是存于內心的,是很難沖走的。

20歲的時候,職業(yè)是個表現(xiàn)自己的機會;30歲的時候,職業(yè)是個需要認真對待的責任。有挫折,但不再有失敗。

一位哲人說過,除了死亡,人生并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失敗,一切都只是生命的進程,或者說是成長的過程,但人生卻有真正意義上的危險,那就是沒有能夠或者及時地意識到危險,失去青春的危險,失去愛人的危險,失去機會的危險。

有一句廣告詞警示大家不要“30歲的人擁有60歲的心臟”,其實換個角度看,30歲的人有60歲的心態(tài)倒不見得是壞事。

有一個研究所,并不要求坐班,奇怪的是,年輕人大多能不來就不來上班了,而老同志特別是退了休的老同志卻非常愿意來上班。有個剛退休的老同志幾乎天天都來,他對大家說是去別的地方辦事順便來看看,但大家都明白,來單位看看是主要的,其他的才是順便的。

其實這一點都不奇怪,人到了沒有多少機會可以再名正言順地工作時,往往會非常懷念工作的日子,珍惜可以與工作(哪怕是工作場所)親近的機會,而在人們很年輕時,卻往往并不十分在意工作的機會,因為看上去好像還有很多時間。

這就像大二的學生說“大一、大二先玩?zhèn)€夠,等大三、大四再學也不遲”,可事實上,到了大三、大四,很多機會便不會再有了,人也難得再有從頭再來的勇氣和瀟灑了。

從這種意義上說,如果一個人在30歲甚至更早的時候就知道工作機會的可貴、健康的可貴、真愛的可貴和青春的可貴,他就可以比在不知道的情況下更多地把握人生的種種機會,更多地發(fā)揮潛能,更深地體會幸福。

如果20歲沒醒,30歲的時候一定要醒來呀……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