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銀行資產(chǎn)的隱形縮水
從理財?shù)慕嵌确治?,有三種形態(tài):其一是進攻性的理財觀,其二是保守性的理財觀,其三是比較中立的理財觀。中國百分之八十以上的老百姓都屬于保守的理財觀,這種觀念就決定了老百姓理財首先是一個保住本金的概念。如果保住本金還能賺一點利息,老百姓就很滿意;如果比銀行存款利息略微高一點點,那么老百姓就覺得自己占了便宜。然而對于老百姓來說,理財渠道有限,投資工具也很有限。股票市場變現(xiàn)困難,風險又大;房地產(chǎn)不可能顧及大多數(shù)人;國債的數(shù)量有限;大家都去郵市收藏等又不現(xiàn)實……所以老百姓只能去銀行了,這就不難明白銀行存款利息一再下調而銀行存款的數(shù)量卻始終不斷攀升的原因了。到2009年,個人儲蓄存款的數(shù)量已達18萬億,這實屬老百姓無奈的選擇。眼下不僅名義利率很低,再扣掉利息稅,實際利率更是有些可憐了。再加上中國老百姓有懷舊情結,總是和過去做對比,銀行資產(chǎn)的隱形縮水使老百姓在存款這個問題上心理的落差就更大了。正是被保險營銷人抓住了這個心理,各家公司紛紛向公眾兜售分紅類保險,說明其具有投資性質,并假定一個很好、很高、很誘人的回報率,相當于畫了一個大大的燒餅給客戶,既迎合了老百姓的心態(tài),又填補了投資工具的不足。再加上業(yè)務代表的"煽風點火",所以就有了分紅類的具有投資性質的保險商品的火暴。房價這么高了,老百姓還能繼續(xù)買房嗎?也許價格還會漲,但是老百姓似乎很難買得起了。
3.為投資松綁
然而,隨之而來的新問題是保險公司是把客戶的錢收來了,但收來這么多錢保險公司又能去干什么呢?資金量過大,投資渠道狹窄,投資的矛盾日益突出。一年解決不好投資收益的問題,客戶可以理解;兩年解決不好投資收益的問題客戶可以原諒;如果分紅到了第十年還是如此之低恐怕客戶就難以接受了吧。倘若這樣下去,誰又能保證分紅保險不會出現(xiàn)投連那樣的危機呢?投連保險當時80%以上都集中在平安一家公司,已經(jīng)引起了保險業(yè)的地震。倘若分紅保險這樣下去,誰知道結果會是什么呢?當然,國家及保監(jiān)會有關領導早已意識到這個問題,面對要求為投資松綁的呼聲,也在做著大量的工作,只是腳步?jīng)]有人們想象的那么快而已。
4.保險的本質還是保障
賣保障還是賣收益?綜觀筆者上面的論述,答案似乎非常簡單,保險還是應該回歸到保障這個本質的意義上來?其實不然。許多人做事總是喜歡走極端,利息降了,就吆喝投資,投資不理想了,就又大談特談保險的本質。這么多年來,類似的呼聲在大小媒體并沒有少見,保險的本質還是保障這沒有人懷疑,保險應該回歸理性這也絕對正確,保險作為投資理財?shù)墓ぞ咂鋵嵰矝]有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