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7.阿姜查的弟子們向西方傳法

關于這顆心 作者:(泰)阿姜查·波提央


從那時起,阿姜查的資深西方弟子們就在世界各地展開建寺與弘法的工作,一些寺院陸續(xù)在法國、澳大利亞、瑞士、意大利、加拿大與美國等地建立。阿姜查本人曾于1977、1979年兩度前往歐洲與北美,全力支持這些新機構的建立。他曾說過,佛教在泰國,就如一棵老樹,過去曾繁榮茂盛,現在它老了,只能結出幾顆又小又苦的果實。反之,佛教在西方,就如一株年輕的樹苗,朝氣蓬勃并充滿成長的潛力。不過,它需要適當的照顧與支持,才能茁壯成長。

1979年訪問美國時,他也曾說過類似的話:

在西方,英國是個適合佛教發(fā)展的好地方,但它的文化是古老的;美國則不然,它擁有年輕國家的精力與可塑性--這里的每件事都是新的,只有這里才是佛法真正可以興盛的地方。

當他對一群剛成立的佛教禪修中心的年輕美國人說話時,還加入這樣的警語:

你們將會在這里成功地弘揚佛法,前提是要敢于挑戰(zhàn)學生的欲望與成見(直譯為"戳他們的心"),若能如此做就會成功;若無法這么做,若為了討好人們而改變教導與修行,以迎合他們既有的習慣與觀念,你們將會一敗涂地。

雖然這本書包含許多清楚的佛法解釋,不過若先將本書常用的關鍵詞、態(tài)度與概念厘清,或許會更有幫助,尤其是對那些不熟悉一般上座部說法或特殊泰國森林傳統(tǒng)的人而言。

四圣諦是佛教的基因密碼

雖然佛教各種傳統(tǒng)中都有許多佛經,但有種說法是,整個教法都包含在佛陀最早的開示--《轉法輪經》(Dhammacakkappavattana-sutta)中,那是他覺悟后不久,在波羅奈國的鹿野苑對五比丘所說。在這簡短的開示中(大約只需二十分鐘就可誦完),他解釋了中道與四圣諦的本質。這教導通用于一切佛教傳統(tǒng),就如一粒橡樹籽包含了最后長成巨大橡樹的基因密碼一樣,一切多彩多姿的佛陀教法,都可說是從這根本智中衍生出來的。

四圣諦的形成,就如同阿輸吠陀的醫(yī)方解釋:一、病癥,二、原因,三、預后,四、治療。佛陀總是充分利用當時人們熟悉的架構與形式,此例即是他心中的藍圖。

第一圣諦(病癥)是苦(dukkha)--我們會感到不圓滿、不滿足與痛苦。雖然我們也可能會對一個粗糙或超越的本質,有剎那或長時間的快樂;不過,心總是會有不滿的時候。這范圍可能從極度痛苦,到一些無法持久的微細樂受--這一切都隸屬于苦的范疇。

有時,人們閱讀第一圣諦,卻將它誤解為絕對的陳述:"一切領域的實相都是苦的。"這陳述為一切事物作了價值判斷,不過那不是此處要表達的意義。若是如此,那就意味著每個人都沒有解脫的希望,而覺悟事物存在實相的法,也無法帶來安穩(wěn)與快樂;然而,根據佛陀的智慧,是可以的。

因此重點是,這些是圣諦,而非絕對的真理。它們是在相對真理的意義下,名之為"圣";不過,當它們被了解時,會為我們帶來絕對或究竟的領悟。

第二圣諦是苦的起因,是以自我為中心的渴愛(巴利語tah,梵文),原文字面意思就是口渴。這渴愛或執(zhí)著,就是苦的因:可能是對感官欲樂的渴愛,成為什么的渴愛,身份被肯定的渴愛,也可能是不要成為什么的渴愛,或消失、消滅、擺脫的欲望。這有許多細微的面向。

第三圣諦是苦滅(dukkha-nirodha),即預后,nirodha的意思就是滅。這意思是,苦或不圓滿的經驗可能消失,可能被超越,可能結束。換言之,苦并非絕對的真理,只是一種暫時的經驗。心可以超越它,獲得解脫。

第四圣諦是滅苦之道,是到達第三圣諦的方法,從苦的起因到達苦滅。其處方是八正道,其要素為戒、定、慧。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