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一個重要世界觀,是顛撲不破的因果法則--每個行為都有一個同等與反向的作用力。這不只見于物理世界,更重要的是,也適用于心理與社會的領(lǐng)域。佛陀深入實相本質(zhì)的智慧,讓他了解到這是個道德的宇宙:善有善報,惡有惡報--自然即是如此運作。無論是現(xiàn)世受報,或未來世受報,符合因的果報必然會出現(xiàn)。
佛陀并澄清,業(yè)(巴利語kamma,梵文karma)的關(guān)鍵因素是動機。如同上座部經(jīng)典中最著名、最受喜愛的《法句經(jīng)》(Dhammapada)卷首所說:
心是一切事物的先導(dǎo):以惡心思考與行動,憂愁必將隨之而至,就像車轍跟在牛車后面一樣;以善心思考與行動,快樂亦必隨之而至,如影隨形,永不分離。
這個理解,多數(shù)的亞洲地區(qū)很早以前就知曉并視為理所當(dāng)然,從本書中的許多開示也處處看得到回響。雖然在佛教世界里,它算是一種信仰;不過,它同時也是可通過經(jīng)驗被認(rèn)知的法則,并非被當(dāng)成老師的保證或某種文化使命,而被盲目地接受。當(dāng)阿姜查遇到不相信這說法的西方人時,他不是批評他們,或駁斥他們持有邪見,或覺得必須讓他們以他的方式去看事情。他對有人能以如此不同的態(tài)度看事情感到有趣,會請他們描述自己如何看待事情運作,然后由此展開對話。
每件事物都一直在變化
本書中,另一個他經(jīng)常反復(fù)談?wù)摰慕虒W(xué)重點,是存在的三個特征。在第二次開示(即《無我相經(jīng)》[AnattlakkhaaSutta]),以及他往后的教學(xué)生涯中,佛陀都一再強調(diào),一切現(xiàn)象,無論是內(nèi)在或外在、心或身,都有三個不變的特征--無常、苦、無我(anicca,dukkha,anatt)。每件事物都一直在變化;沒有任何事物能一直圓滿或可靠,也沒有任何事物可以真的被說成是我的,或有個真實不變的我。當(dāng)這些特征通過直接體驗、了解與覺知時,智慧就真的可說是露出了端倪。
無常是智慧生起的三個要素中的第一個,阿姜查長久以來一直強調(diào),無常的思維是智慧的首要入口。如同他在《靜止的流水》中所說:
在此所說的不確定性就是佛,佛就是法,法就是不確定性。凡是看見事物的不確定性者,就看見了它們不變的實相。法就是如此,而那就是佛。若見法,就見佛;見佛,就見法。若你覺知事物的無?;虿淮_定性,就會放下它們,不執(zhí)著它們。
這是阿姜查教學(xué)的特色,他習(xí)慣使用人們較不熟悉的"不確定性"(泰文mynaer)來代替"無常"。"無常"會讓人感覺比較抽象或?qū)iT,"不確定性"則更能妥帖地傳達(dá)遭遇變化時心中的感覺。
上座部教法一個最重要的特色,以及本書常使用的說話方式,是探討它們不是什么,而非它們是什么,以此來解釋實相與到達(dá)實相的方法。在基督教的神學(xué)語言中,這被稱為"遮遣的方式"(apophatic)--談?wù)撋系鄄皇鞘裁?,相對?直說的方式"(kataphatic)--談?wù)撋系凼鞘裁?。這種遮遣的闡述風(fēng)格,也稱為"通過否定的方式"(vianegativa),千百年來,不少重要的基督徒使用過,其中一位立即浮上心頭的人物,是著名的神秘主義者兼神學(xué)家圣約翰。此風(fēng)格從其詩作《登上卡爾邁勒山》(AscentofMountCarmel)即可看出端倪,他如此敘述心目中最直接的靈修方式(即直上山頂):"沒什么,沒什么,沒什么,沒什么,即使站在山上,也沒什么。"
巴利經(jīng)典擁有許多相同的"通過否定方式"的風(fēng)格,常被讀者誤解為虛無主義的生命觀。實相雖然無法往前更進(jìn)一步,不過我們很容易由此看出誤會如何形成,尤其若有人是來自于習(xí)慣以肯定方式表述生命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