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4.自知之明

平常禪 作者:(美)艾茲拉·貝達


自知之明是覺醒之道的重要面向之一。

如果有幸能覺察到自己真實的情況,就會逐漸明白,只有通過修行,才能將替代式的人生轉(zhuǎn)化成更真實的生活。修行也許包括了靜坐,然而它絕不僅止于此。我們必須觀察到所有會阻礙我們過真實生活的障礙:我們曾經(jīng)為人生編織出的理想畫面,我們的矯飾,我們的自我意象,我們的盲點,我們的防御行為,我們的憤怒、恐懼與困惑的自動反應(yīng)。以下這句在美國原住民中流傳的格言,表達了愿意敞開心胸活出真實人生的深切渴望:我們在此生中可能擁有許多條路,

但只有一條路是有價值的--

做個真人。有趣的是,想過真實的人生就必須明白,生活中的每件事都是道。我們遇見的任何一件事都可以幫助我們覺醒,然而,企圖掌控卻會阻礙我們深入感受內(nèi)心的痛苦及恐懼。我們所有的理想和期待,都是在要求生活朝著某個特定的方向發(fā)展。但是這份要求--這份奠基在恐懼之上的掌控欲求,這股想要建造防身之繭的欲望--必須先被如實看到。一旦建立起客觀的自知之明,我們就會開始認清自己在何時,以何種方式護衛(wèi)自己。基于這個理由,自知之明便成了覺醒之道的重要面向之一。

我們必須經(jīng)由自我觀察的修持來獲得自知之明,因此一開始就得無情地觀察自己,幾乎像是跳出來從身外看自己一般。那種狀態(tài)跟集中焦點在自己身上是截然不同的。后者是一種重復(fù)再三的循環(huán)--不斷地想著自己,分析自己,認同自己的情況--然而跳出來觀察的狀態(tài)卻是客觀的。那不是一種分析,也不是一種批判,只是如實見到自己的行為、思想、思想的內(nèi)容、反應(yīng)的方式和時間點,還有基本的對策是什么,基本的統(tǒng)合感是什么,核心的恐懼又是什么。在各種情境之中客觀地覺察自己,我們就會開始認清替代式的人生具有哪些成分:里面盡是一些自己該怎么樣、別人該怎么樣、生活該怎么樣之類根植于恐懼的觀念。我們會開始看到自己所設(shè)定的一些條件,以及自己如何利用它們來制造一切都在掌控中的幻覺。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