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漢地居士可憐啊,就可憐在對自己祖師傳下來的寶藏沒有信心,沒有信心的表現(xiàn)就是懶惰。打開經(jīng)書,看到老祖宗留下來的文集就頭痛,只想揀現(xiàn)成,總是想請哪個法師開示一下,圖個方便。
我這一輩子沒有聽多少開示。文化大革命的時候跟著本光法師,不外乎是在公園、茶鋪邊喝茶邊擺龍門陣。閑話幾個小時,緊要處就只有幾句,得到之后,自己在書上去找、去看、去學。賈題韜老先生那幾年講了很多,但并不是聽了就萬事大吉,聽完了還得自己用心才行。學修佛法一定要使自己成為一個有心人。如果自己不是個有心人,再好的法今天這個耳朵進,明天那個耳朵出,聽法就和去趕集一樣,有什么用!今天聽說文殊院有個法師講經(jīng),都去聽一聽,湊湊熱鬧,聽完了,也就忘了。如果大家抱著這種湊熱鬧、趕功德的心態(tài)去聽法,那你就和所聽的法完全不相應(yīng)。
真正學修佛法,硬是要死下一條心來,實實在在地在法上如實去修,如實去行。真正地去修去行,其實也很簡單,因為我們的舉心動念就是學修的機關(guān)。老老實實地在這個機關(guān)上去看、去感受、去體驗,感受到了就對了。
三祖大師說"良由取舍,所以不如"。明明我們的真如佛性是"圓同太虛,無欠無余",為何我們不能安住于此呢?就是因為"良由取舍,所以不如",不能穩(wěn)住真如??!
話說起來簡單得要命,憎愛也好,違順也好,順逆也好,都是取舍,都是我們這一念妄動。不管你三藏十二部說得怎么樣,不論你顯密二教修得如何,只要你這一念沒有調(diào)伏下去,那么所學的全部等于零,你的修行完全是在門外。如果我們能夠把念頭的妄動時時刻刻調(diào)理順了,它不再妄動,那么這一念的光明,照天照地,你也不會再受人瞞了!有些老和尚明心見性了,開悟了以后,哈哈大笑幾聲,冒出一句話:"從今以后再不受天下老和尚舌頭瞞也!"從此再不上當受騙了!再不聽別人東說西說了,自己有主張了,山人自有妙計??!
學佛的人可敬,但是學佛的人也很可憐。可憐之處就是一天到晚東覓西覓,到處去求灌頂、求加持、求善知識開示??删吹氖撬麄兦蟮赖木瘢麄儧]有把心思放在功利場上,他們的心是向道的,這個十分可敬。但關(guān)鍵之處是,與自己相應(yīng)的法找到?jīng)]有?自己的定位準不準?如果吃到了這個定心丸,自然就心安理得,天下太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