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3.人生的本來面目就是這樣

信心銘 作者:馮學成


我們之所以不能與"至道"相應的關鍵,就是"唯嫌揀擇"。麻煩就在揀擇上,這個揀擇,就表現(xiàn)在人的五毒--貪嗔癡慢疑上。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住房十分困難,幾代人住一間簡易房。后來有了一套兩居室,三十平米還帶廁所,大家覺得很安逸,真是很滿足了??扇缃?,人們住著一百多平米房子也未必稱心如意,還想著能搬進花園式的別墅,那才是人過的日子。人心啊,就是這個樣子,有了這個想那個,擁有的并不珍惜,總是向往自己不曾擁有的,就連吃東西都覺得是隔鍋香。城里人覺得城里空氣污染嚴重,都想跑到山里住;山里人又想方設法往城里跑。城里人在山里待久了,不習慣又想回城里;山里人在城市里找不到感覺,又返回山里。有時候,我到寺廟去住也是這樣。剛?cè)サ膸滋煨迈r,多住幾天就想回家了。

人心永遠都是這樣,兩頭跑。這是老實話,任何人都是這樣。誰敢拍著胸脯說我不是這個樣子?說修行我也有三十多年了,都還免不了這些俗氣。這就是人心的現(xiàn)實。你不明白這個人心的現(xiàn)實,就不會轉(zhuǎn)煩惱為菩提。祖師說"生死即涅,煩惱即菩提"。說老實話,這個錯位的現(xiàn)實就是菩提,就是般若,人生的本來面目就是這個樣子的。

什么是本來面目?不要以為自己端坐在那里,百不思、百不想就是本來面目。那是假的,那樣是找不到本來面目的。我們都知道,修行好的人不動心。不動心并不等于沒有這個心??!老和尚看到漂亮的、有錢的還是歡喜,但他有修行,不會動心,不會跟著跑,不去追,不去貪。如果說沒有這個心,那這個人就是木頭雕的,泥巴塑的。圣人與眾生區(qū)別的關鍵在于,面對事物是動心還是不動心,用佛教的話說,就是怎么了境的問題。了境不是簡單地否認,認為沒有這個境??吹綏钯F妃了,偏偏說沒有楊貴妃,她來了我修白骨觀,她就是一堆骨頭。這是自欺欺人!

至道無難,即一切現(xiàn)成。長就是長,短就是短,美就是美,丑就是丑,判斷本來就是法爾如是,實實在在的一個東西。唯嫌揀擇,并不是說看到美的不美,看到丑的不丑。唯嫌揀擇是指不動心、不起心、不貪心,對美丑平等對待。這就是功夫。所謂平等對待,并不是說把美的變成丑的,把丑的看成美的。

有人說我要修煩惱觀、白骨觀,在觀想之中把美的變成丑的,丑的變成美的。這是畫蛇添足的功夫,用不著!很多煉功夫的人會走入反自然的誤區(qū),反而費力不討好,說不定投入很多的時間和精力,最后把自己折騰成精神病。

我這樣說比較淺顯,對此講得較深的,還是趙州老和尚的公案。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