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一再地經(jīng)驗羞愧難當,漸漸學習成為父母、師長、社會教導我們“應該”成為的樣子。結(jié)果,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常常忍不住表現(xiàn)出我們“想要”的樣子——而非“應該”的樣子——這個時候,我們內(nèi)心會有莫大的罪惡感。
在生物界,只有人類會想盡辦法“不成為自己”。想盡辦法“不成為自己”,強迫自己以“應該”的樣子表現(xiàn),就是心理學所謂“應該主義”。
“應該主義”企圖表現(xiàn)“自我形象”(self-image),卻排斥、鞭撻“自我”本身。這種企圖可以創(chuàng)造出自我形象,然而遠離了真實的自我。要創(chuàng)造出自我形象,就必須去假裝、扮演,把成長變成表演,衍生出種種的虛情假意——這就是人生讓我們備受煎熬的深刻原因。
老子說:“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
你是誰?你對自己了解嗎?你內(nèi)心有什么樣的感覺?你對自己滿意嗎?你相信什么?你快樂嗎?你喜歡自己的形象嗎?你的習慣讓你很難受嗎?現(xiàn)在的你是你自己的樣子,還是別人希望你成為的樣子?
案例1:分裂的身心
我在某大學邂逅任先生,他正給前來進修的房地產(chǎn)行業(yè)的老總們主持講座。任先生彼時對自己面臨的一些挫折苦惱不已。
在校園的一家咖啡館里,任先生一股腦兒將自己“真是倒霉,真是不幸”的事情,完全傾訴給我聽。他說著那些聽起來都令人很不好過的事情,面帶微笑,保持著灑脫的講師風度。我注意到他外在的表現(xiàn)。等他告一段落后,我告訴他:“你訴說的不是什么愉快的事情,然而你的臉上卻笑得陽光燦爛。”
任先生聽了,當然有些不快,但還是很有涵養(yǎng):“噢,我怎么沒什么感覺?”
我把服務員叫過來,請他借給我們一面鏡子。得到鏡子以后,我將鏡子持在胸前,告訴任先生:“你繼續(xù)說下去吧,我聽著呢?!?/p>
他試圖繼續(xù),然而一面鏡子打破了局面——他困惑不已地看看我,再看看鏡子,漸漸語無倫次;而且他發(fā)現(xiàn)自己一張嘴,就會習慣性地笑——于是他打算不笑,可不笑又不知道該說什么。他的努力只持續(xù)了不到三分鐘——他完全沉默了下來,低頭不看鏡子,并且十指交叉持于腹前——這個防御性的肢體語言同時表達出他對我的不滿和憤怒。
我問道:“發(fā)現(xiàn)自己一說話就會笑了嗎?”
任先生抬起頭,習慣性地笑了一下——雖然勉強——“你剛才說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