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癌癥康復大處方(2)

新生日:飛過人間的無常 作者:葉丹陽


二、飲食清淡有節(jié),學會養(yǎng)生

現(xiàn)代人不缺營養(yǎng),缺的是對營養(yǎng)物質有需求就吸收,有過剩就代謝排出的機能,即人體各項機能的平衡功能。

一種有營養(yǎng)的食物,不一定對所有的人都有好處。被某些人消化吸收是營養(yǎng),而對另外的人就是垃圾和消耗。營養(yǎng)過剩了,就會滯留堆積起來,氣不足以消化它,它就會慢慢地變成酸性物質,產生毒素,繼而長出腫物,或良性,或惡性。

癌癥患者多數(shù)是偏酸性體質,又是陽氣虛弱之人。經過放化療后,氣虛已是非常明顯了。粗茶淡飯偏堿性,而且淡生陽氣,濃則傷陽氣;適當進食可生陽氣,過飽則傷陽氣。

乾隆皇帝坐了60多年的江山,活了88歲,在歷代帝王中是高壽中的最高壽者。原來他有一套行之有效的養(yǎng)生術:"事煩心不亂,食少病無侵。"因為吃得過飽,人就易昏沉思睡,血脈不通,病也就來了。少食會給胃留有蠕動的空間,避免胃脹壓迫橫膈膜上擠而影響心肺的正常功能。

因此,在飲食上,我們癌癥患者最好要以粗茶淡飯為主,進食要七分飽,留三分空間。少吃少喝保持饑渴,使細胞積極運動,讓正氣占主導地位,才是康復良方。

我患病前,甚至第三次肝轉移時,不懂中醫(yī)養(yǎng)生。吃飯過飽,喜食大葷的食物。及至生命受到了威脅,才意識到養(yǎng)生的重要性。

中醫(yī)講"天人合一",即人應該符合四時陰陽而起居,人與自然要和諧,人的心態(tài)要平衡,人的五臟六腑要平衡,否則醫(yī)術及療效都難以達到目的。因為人力不借天力會無力;藥力不借天力也會無力。

三、亥初入睡,保證睡眠質量

睡眠是人生第一大補。

癌癥患者若要維持生命的健康,想要長壽,就必須符合自然規(guī)律,做到"天醒我醒,天睡我睡"。要在亥初(亥時:21-23點)入睡,這樣能保證在23點進入深睡狀態(tài),才能讓百脈得以休養(yǎng)生息,有助于提高人體的免疫力,利于康復。

在亥時(21-23點),三焦經最旺,而三焦通百脈。21-03點是養(yǎng)護肝膽最佳時間。肝養(yǎng)血,人臥則肝回血。肝回血才能除廢生新,氣血流注百脈;而百脈得以生養(yǎng)后,就有足夠的能量生成足夠的新生細胞,來取代衰老的細胞,這樣人就會健康長壽。百歲老人多是在亥初睡覺。

如果超過子初(23點),甚至子正(24點),體內的新生細胞則難以新生,就無法替換已衰亡的細胞,久而久之人體即出現(xiàn)虛空。如果夜不早睡,靠次日的晚起補充,往往無濟于事。因為05-07點為卯時,卯時大腸經旺,人已經進入排泄的時間段,新生細胞的分裂已呈弱勢。中醫(yī)對亥時不睡、夜眠過晚的求醫(yī)者,總是療效甚微。

所以,要想康復就要早睡。保持早睡,清晨醒來后,會頭腦清醒,精神煥發(fā),一天都會有活力。

我們只要將氣血補足,保證睡眠質量,就會康復起來。

另外一點也很重要:就是早晨醒來,我首先喝杯水,待水運到丹田后,再去衛(wèi)生間方便。這樣做會將氣提起來,不會泄掉元氣。有許多老年人突發(fā)心腦血管疾病,多是在早晨去衛(wèi)生間排泄的時候。因為人老了,陽氣虛了,一經排泄,元氣就更加虛弱。我們癌癥患者,也是因為氣虛,無力通暢經絡才致病,又經過大劑量的放化療,更是虛空。

由于工作關系,我以前很少在24點前睡覺。長期的違反自然規(guī)律,使得我肝氣嚴重不足,時常抽筋。這是我患病,甚至肝轉移的原因之一。現(xiàn)在我做到了亥初入睡,而且睡眠質量很高。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