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山禪師與雪峰禪師都是洞山大師的弟子,見道尚早于雪峰,故云門大師以法門師侄之禮相見?!爸小焙汀懊苊芴帯蹦欠瑔栴},是破參后向上的重要修行過程,不然陷在破參的窠穴中,就誤了自己更上層樓的機會,同時又證明以前的破參并不可靠。這一則公案是在上則公案的基礎上的提高,所談的是向上后的涵養(yǎng)?!叭绾问巧抽T行?”這沙門行不是指一般僧人的行履,而是指一位開悟見道者的行履。曹山的回答和云門大師的應對始終不離“這個”。馬祖曾說:“著衣吃飯,長養(yǎng)圣胎。任運過時,更有何事?!遍_悟見道,猶如圣胎已成,萬萬不可妄加功行,倘拔苗助長,會貽誤道業(yè)。若以“著衣吃飯”、“任運過時”,讓它自然成熟,是宗門過來人的心得。若不識此機,欲在其中妄加增減,反而會壞了大事。所以曹山問“作么生畜”時,云門大師回答說:“著衣吃飯有什么難?”但曹山畢竟是曹山,于此尚不放過,緊拶一句云:“何不道披毛戴角?”這是曹洞宗“回互”的緊要處,云門大師心領神會,也不多語,便禮拜。曹洞綱宗,此時早傳遍天下,參禪之人誰不知其中的一二?但云門大師親臨此境,又得曹山大師直接演示,自非耳食之所能比。上兩則公案,《云門廣錄》與《曹山語錄》大致相同,還有一則未為《曹山語錄》收錄:
云門問:“不改易底人來,師還接否?”師曰:“曹山無恁么閑工夫。”
云門大師曾見睦州,又見雪峰,此時再見曹山,此三老皆為禪宗內超一流的大師,各有各的非凡氣象。叢林中有一句老話,會機鋒轉語易,養(yǎng)道人氣象難,這是解與行(證)的分野所在?!安桓囊椎兹恕庇袃深?,一是悟人,一是迷人。“曹山無恁么閑工夫”,對悟的人,何須去接(引),對癡迷的人,又怎生去接(引)?“無恁么閑工夫”顯示出曹山大師對事相的超越和禪養(yǎng)的自在,這在以后均為云門大師取法。
疏山匡仁禪師(?—912)是洞山大師門下第三號弟子。他學道過程極為曲折,《景德傳燈錄》和《五燈會元》記載錯處最多的就是這位尊宿了,其中參香嚴(?—898,溈仰宗人),參夾山(805—881),參巖頭(828—888)等尚在情理之中,因為除巖頭全豁與他同輩,同為洞山弟子外,其余皆與洞山大師同輩。不知何故,疏山竟成了香巖智閑禪師的師叔,而且未把溈山靈祐大師(771—853)和溈山大安(即長慶大安禪師,793—883)區(qū)分開來,并把疏山的見道因緣,放在了比他小兩輩的明招德謙禪師(生卒年不詳,羅山道閑禪師弟子,巖頭全豁禪師法孫)身上,故反不如《祖堂集》明白。《祖堂集》是雪峰禪師第三傳弟子于南唐保大十年(952)所編。編者比明招德謙禪師在法系上小一輩,但未收錄明招德謙禪師,估計當時他尚未謝世?!蹲嫣眉穼κ枭娇锶识U師的記載雖然簡略,亦無生卒年歲,但卻沒有《景德傳燈錄》和《五燈會元》中的許多錯誤。不過,從《云門廣錄》中,我們可見曹洞宗這位尊宿的高古和神韻:
師(云門)到疏山,疏山問:“得力處道將一句來?!睅熢疲骸罢埡蜕懈呗晢?。”山便高聲問。師云:“和尚早朝吃粥么?”山云:“作么生不吃粥?”師云:“亂叫喚作么?”
又因疏山示眾云:“老僧咸通年已前,會得法身邊事。咸通年已后,會得法身向上事。”師問:“承聞和尚咸通年已前,會得法身邊事,咸通年已后,會得法身向上事,是不?”山云:“是?!睅熢疲骸叭绾问欠ㄉ磉吺拢俊鄙皆疲骸翱荽??!睅熢疲骸叭绾问欠ㄉ硐蛏鲜??”山云:“非枯椿?!睅熢疲骸斑€許學人說道理也無?”山云:“許你說?!睅熢疲骸翱荽回M不是明法身邊事,非枯椿豈不是明法身向上事?”山云:“是?!睅熢疲骸胺ㄉ磉€該一切不?”山云:“(法身周遍)作么生不該!”師指凈瓶云:“法身還該這個么?”山云:“阇黎莫向凈瓶邊會?!睅煴愣Y拜。
從這則公案可以看到,曹洞宗的尊宿,不論是曹山本寂禪師,還是疏山匡仁禪師,對云門大師的助力不小。在禪宗內明“法身邊事”指的是“破本參”,明“法身向上事”,指的是“透重關”乃至“砸牢關”。前指因明心見性而得“體”,后則指在“體”上起“用”。得“體”而不能起“用”,在禪宗內稱之為“死”,得“體”而能起“用”,則稱之為“活”,故又有“殺人刀,活人劍”之說,比喻禪師接人眼力手法的高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