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斯詩人魯米曾這么說:
皮囊如寄居,每個早晨,都是新的落腳。
歡喜、沮喪、不義、
須臾的覺知,
如同不速之客。
接納且招待他們每一個,
即使是一群憂愁的丑角,
狂掃過你的屋舍,
帶走你的家當。
你仍要待客以禮,
因為他可能帶來某些嶄新的歡悅
滌凈你的心靈。
無論是灰暗念頭、羞愧或惡念,都要在門口笑臉相迎,
歡迎它們進入你的內心。
要對每位訪客心存感激,
因為每位來客都是上天派遣來
指導我們人生方向的使者。
前言幾個老實的問題前言
當飛鳥和書本的意見相左時,永遠要相信飛鳥。
——詹姆斯·奧杜邦(JamesAudubon)
開悟的確存在。人確實有可能證悟而體驗到無邊的自由和喜悅,進入天人合一,心靈融入永恒的恩寵中——這些狂喜經驗比你想象得來得常見,它們并非遙不可及,同樣的,它們也不會久留。悟道和覺醒讓我們窺見了世界的實相,它們帶來心靈的提升與轉化,但它們終會過去。
當然,或許你曾讀過某些經典,提到東方出現(xiàn)過完全證道的圣哲,或在西方有一些完美的圣人和神秘主義者。但這些理想化的故事可能會誤導大眾。事實上,在內心覺醒這件事上,并沒有永遠維持開悟這種一勞永逸的事情。在我們身上發(fā)生的悟境并非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