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物理特性:陰陽、寒熱、表里、虛實

神奇養(yǎng)生 作者:潘欣祥


至于食物的"物理特性",指的就是中醫(yī)常說的:陰陽、寒熱、表里、虛實。這四種分類本來指的是人的體質(zhì),但也適用于藥物或食物。譬如,吃了容易口渴、火氣大的食物屬熱,會拉肚子者屬寒性食物;有些食物食用后會發(fā)汗解熱,屬表,那些必須消化吸收之后才發(fā)生作用的食物屬里;吃了以后令人感覺懶洋洋、不想動者為虛性食物,食用后活力充沛、很有精神者就是實性食物。其中講得最透徹的則是陰陽之辨。

一般而言,所謂"陰性食物"指的是濕、熱、柔軟,多水、多油,氣味重,其性較不活潑,含有低鈉離子,烹煮時間比較短者。而與此相反,比較干、涼、堅硬,所含的水分和油分比較少,沒有特殊氣味、物性活潑,或含有較多金屬離子的就是"陽性食物"。這些食物的種類很容易意會,日常生活中俯拾即是,所以不多加舉例。

話雖如此,但食物的陰性與陽性之分也不是絕對的,有些食物的屬性不是那么明確,可能陰中帶陽、陽中有陰,甚至由陰性慢慢趨近于陽性,很難一分為二。幸好這種連續(xù)性的趨勢有規(guī)則可循,我們可以從食物的成分、顏色、味道來做判斷。

成分--由陰性趨近于陽性的原則為:脂肪→蛋白質(zhì)→礦物質(zhì)。

顏色--由陰性趨近于陽性的原則為:透明→白色→褐色→粉紅色→紅色→黑色。

味道--由陰性趨近于陽性的原則為:腐敗味→酸味→甜味→咸味→苦味。

舉例來說,以"脂肪"為主的食物,因為具有"多油、多水、柔軟"的特質(zhì),所以屬于"陰性"食物。但一種食物中的脂肪成分有多有少,通常都不是"全脂",否則難以下咽(譬如沒有人干吃豬油)。如果食物中含有少量脂肪、多數(shù)蛋白質(zhì),則可能屬于"中性"。若脂肪的成分極少,但"礦物質(zhì)"的成分較多,那么因為符合上述"干、硬、少水、少油、含較多金屬離子"的特性,因此比較趨近于"陽性"食物,以此類推。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