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這個“一”,實際上應(yīng)用很廣,和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guān),一個人要想成為一個優(yōu)秀的人,只有在這個“一”上下工夫,“執(zhí)其一,萬事畢”!你真正把這個“一”字把控好了,使用好了,就無往不勝、無往不利了。為什么呢?這里“一”要和眼睛掛上鉤,因為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另外它是和外部環(huán)境溝通的渠道,外部的花花世界太熱鬧了,經(jīng)常把我們的眼睛弄得東瞟西瞟地,那你就不行?!耙蝗暌暋?,我們所關(guān)注的對象要確定,用佛教的話來說,那就是發(fā)“出離心”、“菩提心”了,這也是“一汝視”?。?
我們的視線就定在“菩提心”上,“不移不易”了,用道家的話來說就是要“意守丹田”。我們就要定在道上,不能動,不能今天來了這個道士、活佛,我們就去禮拜、灌頂。張活佛來了,就請張活佛灌頂;李活佛來了,就請李活佛灌頂;“將錯就錯活佛”來了,就去請“將錯就錯活佛”灌頂;去玩這些熱鬧,這些都是“著相”。那么,我們非得把自己的視線、自己關(guān)注的對象確定,而且要“不移不易”地走下去。
只有做到了“正汝形,一汝視”,那么才能“天和將至”。什么叫“天和”?我們現(xiàn)在談和諧,身與心的和諧,人與環(huán)境的和諧,人與社會的和諧,人與自然的和諧;《易經(jīng)》中講“保和太和,乃利貞”,這個也叫“天和”。平常我們很難達到“天和”狀態(tài),不是身病,就是心病,你沒法達到“和”。我經(jīng)常講“養(yǎng)和氣,養(yǎng)喜神”,社會上的人,只要你是個具體的人,你吃五谷肯定要生病。用佛教的話來說,沒有悟道之前,沒有證果之前,你絕對斷不了那些煩惱,斷不了煩惱,那你的心就不可能“和”。
禪宗二祖慧可大師初見達摩時求“安心法”,他說“我心不安,乞師與安”,后來達摩給他“安心”了,他就成了二祖。所以“安心”不是一個簡單的事情,并不是我今天吃一片“安定”藥片,我就安心了,那只是一時的。真正的“安心”是在“顛倒見”徹底地扭轉(zhuǎn)過來后,你才能真正地“安心”。你“安心”了,心就“和”了;心和,才能身和;身和,才能與環(huán)境和,不管是自然環(huán)境還是社會環(huán)境。這個“和”,在《黃帝內(nèi)經(jīng)》中還講得很多,真正講得多的是《莊子》和《黃帝內(nèi)經(jīng)》,當然,還有《列子》,在唐代還有一批道教的高人,宋、元、明、清時期的道教高人也寫了一些書籍,不過其核心內(nèi)容都有禪宗的影響。如果我們客觀地去了解中國思想史,就會感到莊子對禪宗的影響以及禪宗對宋、元、明、清道教和宋明理學的影響。當然,佛家的就不說了,不管是“天臺宗”、“華嚴宗”還是“禪宗”,都是在講這些。“天和將至”,我們的身心如果能有“天和”的感覺,那對整個世界的感覺就不一樣了。
但是,這只是說了一半,下邊又接著說“攝汝知,一汝度,神將來舍”。我們平?!靶尾徽薄ⅰ耙暡徽?,所以身心疾病叢生,這還只是肉體上的,還有精神上的?!皵z汝知”,“知”,作“知”也可,作“智”也可,要把我們的智慧性、知性收攝一些。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意這些“探測器”永遠都很忙,不停地在搜索。為什么講一個“攝”字?就是要把它們收攝住。龍江書院第二期雜志的一個副標題是“正位凝命”,“攝”就像“凝”一樣,是收攝、凝集?!皵z汝知”,平常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意,總是向外輻射,隨著六根輪流轉(zhuǎn),被外部環(huán)境弄得團團轉(zhuǎn)。所以,真正修道的人,不管是儒家的也好,道家的也好,還是佛家的也好,都需要我們對自己的理性進行一些規(guī)范,對自己的思想進行一些規(guī)范。規(guī)范就是收縮戰(zhàn)線,就像企業(yè)做大了以后,資金不夠用的話,你還要收縮資金、產(chǎn)業(yè),收縮到一個自己可控的、堅實的規(guī)模,那么我們的精神同樣如此。
拿《養(yǎng)生主》的話來說,“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我們每天面對著這個飛速變化的環(huán)境,現(xiàn)在又是信息爆炸的時代,不是以前的“小國寡民,雞犬之聲相聞”,每天只需面對一畝三分地,面對一片山林,面對幾只牛羊?,F(xiàn)在我們面對的天地太大了,一會兒是“阿扁”了,一會兒房價又漲了,等等,總之,每天面對的事情很多,攪得我們心神不寧。嚴格說來,真正值得我們用心的事情是什么?我們的心被哪些無聊的事情給消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