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在愛因斯坦發(fā)表他那震古爍今改變世運的相對論之前二十多年(19世紀80年代),阿博特博士(Dr. Edwin Abbott,1838—1926)寫了一部鮮為人知卻饒有深意的寓言著作——英文原名Flatland: A Romance of Many Dimensions,中文可以譯作《扁平王國:多維空間漫游記奇》。[3]他出身劍橋大學,精研數(shù)學、古典學和神學。以其數(shù)學家的開放心靈、精密思維,古典學者的豐富想象和神學家的冥想玄思,他設想有一種平面世界中的平面人。此公以平凡之軀,脫胎換骨,善巧幻化,居然搖身一變,成了個無時空障礙、無物質(zhì)阻隔的太空異人,比1969年由美國升空登月的太空人還早上八十多年呢!
他可以從心所欲,提神太虛,神游大千世界,從而悉心閱歷、盡心觀照那光華燦爛、瑰麗莊嚴的多層次、多結(jié)構、多生命的多維空間(Multi-Dimensional Spaceland)。在生命境界、精神造詣上,借佛家的用語說,他已深通三界唯心、萬法唯識、物依心存、色由識變等諸勝諦;透視宇宙的真相,徹悟生命的至理,于是就懷著歡欣鼓舞、上求下化的淑世理想,度眾心愿,風塵仆仆地回到他的祖國——那道地的扁平世界。
這位已經(jīng)由平面世界超脫出來的太空人,他本想要跟他所深切關愛的國人同胞同心協(xié)力,攜手并進,一道從事那種神圣莊嚴的偉大精神事業(yè):下學上達,正己成物,轉(zhuǎn)識成慧,智通天人,贊天地之化育,參宇宙之神工。孰知他卻不勝驚訝地發(fā)現(xiàn)學養(yǎng)淵邃,深造有得,曾經(jīng)透過種種差別境界,親切體會真空妙有,證悟真如本體,獲得圓滿智慧的他,跟那些仍然駐足在扁平世界,局促于有限空間,艱苦蠕動、靦腆視息、自我中心、茍活圖存的國人同胞竟有著嚴重的溝通困難,進而形成了難以逾越的認知鴻溝。雖然法眼早開,大慧已啟,悲心既發(fā),慈心方熾的他,一本利導群生濟世度人的宏愿,懷抱以出世精神做入世事業(yè)的初衷,力求善盡一己為人之職分,秉持知其不可而為之的赤忱,冀盼鴻溝之消解,期待愿行之展開。豈知行愿之始,即遇上了扁平王國之中三位自詡精英的所謂“高人”。這時他才發(fā)現(xiàn),那位平素養(yǎng)尊處優(yōu)、睥睨一世的一國之君,其視野竟然只是扁平世界中的一個微粒小點,真可謂目光如豆耳;那位號稱學富五車、恃才傲物的學者,其所謂視野之廣,只不過是一條線的延伸而已;而那位一向恬澹自甘、精光內(nèi)斂的賢人,其視野之闊,也僅僅是長寬相會合后平面的舒展罷了。
原來,那些自始就生活在只有長寬兩個維度的扁平世界中的扁平眾生,由于根器所限,境域所局,根本無法理解三度空間、立體世界的高度或厚度為何物。無怪乎寓言故事中那位宅心厚重的太空異人,雖曾費盡心力向他的國人盡情描述那具有長、寬、厚的立體世界中多姿多彩的名色形相,卻不得不飽嘗“言語道斷,心行處滅”的苦況和無奈了。
既然那三度空間立體世界中的形色相狀,無法用日常的平凡語言,向那些生活在二度空間扁平世界中的扁平眾生成功地解說清楚,傳達明白,更遑論那多維度、多次元的深度空間所展現(xiàn)的華藏世界,宇宙妙相所蘊涵的神奇能量、超高智慧了!但是寓言的作者,這位超世間卻又不舍世間的有心人,并不因此而卻步氣餒,擲筆長嘆,反而受到一股愛智真心、淑世情懷的鼓舞驅(qū)動,更奮筆疾書,完成全篇。并在書前扉頁的題詞獻贈欄,將全書題贈給他祖國扁平世界所有的同胞以及普世空間的群生廣眾,祈愿那些性靈原本清凈,心量原本廣大,愿力原本無窮的生命靈體,一一發(fā)心,依正道而修持,擴大意識,凈化身心,提升境界,拓展空間,由僅有兩個維度的扁平世界中超脫解放出來,次第轉(zhuǎn)化升進,上達于三、四、五……度空間,以親身體驗種種差別境界的秘奧,上臻至于美麗崇高、萬匯一如的不可思議境界,“使得有情眾生中的最優(yōu)秀者,一本極為稀有無比卓越的謙德稟賦,擴大心識意念,作充類至盡的可能成長發(fā)展?!保ā癟o the Enlargement of the Imaginantion and the possible Development of the most rare and excellent Gift of Modesty among the Superior Races of Solid Humanity.”[4])
扁平世界畢竟只是一篇具有奇思妙想、科幻意味的寓言故事;民元此書卻是他多年來積學深思、體證有得的心路一瞥,的確是精心力作。正如書名所示,是“從科學的、哲學的、宗教的觀點來看佛光照耀下的生命旋律”。其涉及方面之既深且廣,確是極為罕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