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三.試尋求其特征(2)

中國文化要義 作者:梁漱溟


國大,既足為福,又足為禍,必不容等閑視之;其所以致此,亦必非偶然。吾人正可舉此為中國文化之一大特征,而加以研究。往日柳詒徵先生著《中國文化史》,就曾舉三事以為問:

中國幅員廣袤,世罕其匹;試問前人所以開拓此摶結(jié)此者,果由何道?

中國種族復雜,至可驚異。即以漢族言之,吸收同化無慮百數(shù);至今泯然相忘,試問其容納溝通,果由何道?

中國開化甚早,其所以年禩久遠,相承勿替,迄今猶存者,又果由何道?

此三個問題,便是三大特征。再詳言之:

一、廣土眾民[1],為一大特征;

二、偌大民族之同化融合,為一大特征;

三、歷史長久,并世中莫與之比,為一大特征。

從以上三特征看,無疑地有一偉大力量蘊寓于其中。但此偉大力量果何在,竟指不出。

如吾人所知,知識實為人類文化力量之所在;西洋人“知識即強力”(Knowledge is power)之言極是。中國文化在過去之所以見優(yōu)勝,無疑地亦正有知識力量在內(nèi)。但中國人似非以知識見長之民族。此觀于其開化甚早,文化壽命極長,而卒不能產(chǎn)生科學,可以知道??茖W是知識之正軌或典范;只有科學,才算確實而有系統(tǒng)的知識。只有科學,知識才得其向前發(fā)展之道。中國人始終走不上科學道路,便見其長處不在此。

又如吾人所知,經(jīng)濟力量是極大的,今世為然,古時亦然。然試問其是否在此呢?無疑地中國過去之制勝于鄰邦外族,正有其經(jīng)濟因素在內(nèi)。然說到經(jīng)濟,首在工商業(yè),中國始終墨守其古樸的農(nóng)業(yè)社會不變,素不擅發(fā)財。如何能歸之于經(jīng)濟力量?

然則是否在軍事和政治呢?當然,沒有軍事和政治的力量,中國是不會存在并且發(fā)展的。不過盡人皆知,中國文化最富于和平精神,中國人且失之文弱;中國政治向主于消極無為,中國人且亦缺乏組織力。若竟說中國文化之力量,在于其軍事及政治方面,似亦未得當。

[1]中國疆土為四百三十萬平方英里,或一千一百一十萬平方公里,大于歐洲全土。戰(zhàn)前日本帝國面積,約為我百分之六;只我東北四省幾已倍之。中國人口,據(jù)中央研究院社會科學研究所二十二年估計,為四萬三千萬人,居全世界人口五分之一。

恰相反地,若就知識、經(jīng)濟、軍事、政治,一一數(shù)來,不獨非其所長,且毋寧都是他的短處。必須在這以外去想。但除此四者以外,還有什么稱得起是強大力量呢?實又尋想不出。一面明明白白有無比之偉大力量,一面又的的確確指不出其力量竟在哪里,豈非怪事!一面的的確確指不出其力量來,一面又明明白白見其力量偉大無比,真是怪哉!怪哉!

即此便當是中國文化一大特征——第四特征。幾時我們解答了這個問題,大約于中國文化要義亦自洞達而無所疑。

如我們所習聞,世界上人看中國為一不可解之謎。這是自昔已然,而因此次抗戰(zhàn)更又引起來的。特別在好學深思的學者間,一直沒有改變。惜中國人身處局中,自然不易感覺到此,而淺薄的年輕人則更抹殺中國文化的特殊。著者往年(一九三○)曾為文指出兩大古怪點,指引不肯用心的人去用心。兩大古怪點是: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