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孩子自己能夠做到的,應該讓他自己做;凡孩子自己能夠想的,應該讓他自己去想。教導孩子自己做主、自理、自律是父母不可推卸的責任,在履行這一責任時,“無為而治”不愧是一種好方法。對孩子實行“無為而治”,才使得孩子有了許多自由,也使孩子產(chǎn)生了許多自己的興趣與愛好。
為了培養(yǎng)孩子自己生活的能力,父母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
第一,讓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培養(yǎng)他自己動手的習慣。
家庭教育的目的不僅是讓孩子過上安逸舒適的生活,而是要培養(yǎng)孩子各方面的能力。所以父母要轉(zhuǎn)變觀念,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培養(yǎng)他們自立、自主的精神,孩子的生活起居,能放手的就不要包辦。
第二,提出的要求應該與實際情況相符。
在培養(yǎng)孩子動手能力的時候,要按孩子的年齡、能力的發(fā)展程度對孩子提出適當?shù)囊?,如果要求過高、難度過大,會使孩子產(chǎn)生畏難情緒、自卑心理;要求過低又不能激發(fā)孩子的興趣。事實上伴隨著孩子生理的發(fā)展,他們的肢體活動能力增強,相應的自主性也開始發(fā)展,這時是父母幫助孩子形成良好習慣的適當時期。父母要堅持給孩子提出一些要求,讓他們自己完成,當孩子看到自己雙手完成了許多事時,他們的自信心和責任感便會增強,從而減少對父母的依賴心理。
培養(yǎng)孩子自主的習慣,父母僅僅轉(zhuǎn)變觀念還不夠,還要了解孩子的實際情況、掌握培養(yǎng)的具體方法。以下是幾種讓孩子學會自主的方法,父母可以借鑒一下。
兒歌法:父母把生活中的技能為內(nèi)容編成兒歌,一邊說一邊讓孩子操作。比如,穿褲子可編成兒歌“兩座山洞前邊站,兩列火車向里鉆,嗚的一聲開過去,兩個車頭又見面。”孩子不喜歡穿衣服時,父母說了有趣的兒歌后,孩子會很高興地自己去穿。另外,洗手、刷牙、吃飯等都可以編個兒歌,這樣,孩子比較喜歡接受。
游戲法:孩子的特點決定了他對枯燥無味的事情毫無興趣,也不會堅持去做,因此,做父母的可以利用游戲方法使他產(chǎn)生興趣。比如,孩子玩完玩具后,父母可以和他玩“把玩具送回家”的游戲,在玩具架上貼上各種玩具擺放的標記,請孩子把每種玩具送到相應的位置上。孩子會將這種勞動看成是游戲的一部分,每次玩完都將玩具歸位。再如,為了讓孩子學會用勺子吃飯的技能,父母可以把大可樂瓶子挖一個小嘴,再用手紙貼出娃娃的眼睛,然后準備一些豆子、紙球等物,讓孩子用勺子喂娃娃吃飯,這樣,孩子既從游戲中得到快樂,也學會了自主吃飯的能力。
觀察法:父母要傳授給孩子一些生活技能,為他們的自主打下基礎(chǔ)。比如,可以讓孩子觀察母親是怎樣刷牙或洗襪子的,父親是怎樣整理書柜的。如果家中有攝像機的話,還可以將大人做事的過程攝下來給孩子看,這樣會提高他的興趣。當孩子知道父母如何做某件事情時,就會照著做,并會為自己能夠完成某些事情而驕傲。
競賽法:父母可以與孩子比賽,比一比誰做得好、做得快。比如,比比看誰吃飯的碗干凈、不剩飯,誰床鋪整理得好,誰的衣服穿得快等。這樣可以激發(fā)孩子做事的興趣以及要把事情做好的愿望。當然,當孩子把事情做好時,父母應該適當?shù)亟o孩子一些鼓勵和贊揚。
獎勵法:這種方法一般適用于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自理習慣,能夠讓孩子堅持經(jīng)常去做。比如,讓孩子每天自己穿脫衣服,疊被子。父母可以根據(jù)孩子的表現(xiàn)給他插一面小紅旗,等孩子堅持到插滿十面小紅旗時,可以獎勵一些小禮物,如圖書、畫筆、零食等。這樣既可以培養(yǎng)孩子的自主能力,也可以使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和認真做事的態(tài)度。
哈佛箴言
富蘭克林說:“人類一生的工作,無論精巧還是粗劣,都由他的每一個習慣所決定?!焙⒆涌傆幸惶焓且粤⒂谏鐣?,自立于人生的,如果能從小培養(yǎng)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東西自己管、自己的生活自己安排的自我管理習慣,就能增強孩子的行動性、自主性、目的性和計劃性,這對于孩子今后生活的幸福和成功無疑是有巨大的幫助的。孩子的天性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自主的能力。自主的目的是讓孩子成為一個有主見的、可以自我調(diào)節(jié)的人。努力培養(yǎng)孩子具有自主能力,并給孩子自主的機會,可以充分調(diào)動孩子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