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章 習慣——孩子邁動雙腳的動力(1)

哈佛的教育智慧 作者:伊里奇


好的習慣是絕大多數(shù)人邁動雙腳的動力,它對成功的影響力不可小覷。對于青少年來說,一定要及早養(yǎng)成更多的好習慣,驅除壞習慣的侵擾。

——【哈佛大學教授】  皮魯克斯

第一節(jié) 如何改變孩子的不良飲食習慣

孩子不良飲食習慣已經(jīng)成為困擾父母的難題。有的孩子一頓飯要喂一個小時;有的不吃蔬菜,專吃餅干、方便面;有的就愛吃“麥當勞”,一到快餐店就暴飲暴食,在家里就閉緊嘴巴;有的則零食不斷,小嘴一刻不停……

如果父母總是毫無節(jié)制地給孩子吃這吃那,孩子以后就會越來越?jīng)]有節(jié)制地吃東西,從而導致腸胃方面的疾病和肥胖。養(yǎng)成不良的進食習慣,孩子將終生受害。

肥胖造成孩子生理功能損傷,心功能降低,內分泌紊亂,血糖增高;而有些體瘦兒往往把零食當主餐,味濃、味辣、味香的零食直接影響了孩子的正常食欲,導致厭食和體質下降。近年來,兒童中脂肪肝、缺鐵性貧血、缺鈣等檢出率明顯上升,主要原因在于不良飲食習慣和缺少鍛煉。不良飲食習慣不僅影響孩子的身體健康,還影響孩子情緒、性格的發(fā)展,使孩子變得被動、依賴、辦事拖拉。

要注意創(chuàng)造良好的飲食氛圍,不愉快的用餐氛圍會降低了孩子食欲。孩子不好好吃飯,父母哄勸不行、輕則訓,重則打,最終以孩子的號啕大哭為結局。這種情況多次出現(xiàn),形成了條件反射,一到吃飯孩子就不愉快,自然沒有食欲。如在孩子進食時保持輕松愉快的氣氛,不要哄著吃也不要逼吃,更不能在進食時對孩子進行訓斥、打罵,這樣就不會讓孩子覺得進食是一種負擔而產(chǎn)生抵抗情緒。

定時定點進食,保證每一次進食應該在一定時間內完成。吃飯時要專心,不可邊吃邊玩,或喋喋不休地交談,也不能邊聽故事或邊看動畫片。并且讓孩子最好從小選擇在飯桌旁邊吃飯,大些就與大人一起坐餐椅吃飯。

改變孩子不好的飲食習慣,最重要的是要遵從飲食結構的“金字塔”狀。底層:以大米、面包、谷物、面食為主,尤以全谷類食物為主,每人每天250~400克;第二層:蔬菜和水果,每人每天應攝入300~500克和200~400克;第三層:魚、禽、肉、蛋等動物性食物,每天應吃125~200克(魚蝦類50克,畜、禽肉50~100克,蛋類25~50克);第四層:奶類和豆類食物,每天應吃奶類及奶類制品100克和豆類及豆制品500克;第五層:油脂類,每天不超過25克。

此外,增加運動量。久坐少動是導致青少年肥胖的主要原因之一,每天應有20~30分鐘中等強度的體育活動。

身體是生命之本。合理飲食是長壽之本。不要暴飲暴食,每餐吃八成飽為好;主、副食要適當搭配,不能偏食,注意營養(yǎng)平衡;不良嗜好要改正。只有養(yǎng)成一個合理健康的飲食習慣,才能充滿活力,充滿朝氣,蓬勃向上。在確保健康的前提下再去不斷奮斗,才能其樂無窮。

嬰幼兒不像成年人那樣可以自己決定吃什么、不吃什么,照管孩子的人一定要仔細觀察孩子的進食。父母要用最敏銳的感覺去了解孩子的需求,并隨時能耐心地消除他的不愉快。

父母切忌將食物作為一種獎勵,也不能用食物來分散孩子的注意力,更不要將食物用作一種慰藉,這樣所造成的后果是,久而久之孩子會把食物當作一種依賴;會使孩子養(yǎng)成在情緒緊張或厭倦時就想吃東西的習慣;造成孩子將食物當成安慰物,萬一遭遇不順心的事情就用吃東西來安慰自己。

還要特別提醒父母,有的孩子天生對某種食物的味道反感,不愿意吃。而孩子的體質、氣質也會影響其飲食行為,如有些孩子天生動作慢,不可避免地吃飯比較慢:有些孩子比較瘦小,食量也小等等。但這和教養(yǎng)方式不當?shù)迷斐傻膲牧晳T是不同的,父母應正確看待。

哈佛箴言

好的飲食習慣可以培養(yǎng)孩子健全的人格。無論貪吃還是厭食都是不良的飲食習慣。在改變孩子不好的飲食習慣時,需要特別培養(yǎng)孩子的自制能力,這對于改變不好的飲食習慣是極其重要的。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