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似乎是“翻譯”一詞出現(xiàn)最早的記裁,在漢以前只稱“譯”?!抖Y記》上說:“北方曰譯”,只用一個“譯”字。因?yàn)闈h人大半與北方的外族打交道,所以“譯”的這個名稱特別發(fā)達(dá),后來加上一個形容詞便稱“翻譯”,代表轉(zhuǎn)譯四方的語言文字了。
在西洋的歐洲,翻譯也有兩千年的歷史了。有記錄可考的,是在公元前二百五十年的時候,羅馬的詩人安得羅尼可斯(Livius Andronicus,c.284—204 B.C.)曾把希臘大詩人荷馬(Homer,c.10th cent. B.C.)的史詩《英雄流浪記》(Odyssey)譯成了拉丁文。可見翻譯這一種工作,是在兩三千年前的古代,早已有了的,并不是什么新奇的玩意。如果翻譯有什么問題的話,也是極其古老的問題。古人所遭遇的困難,我們同樣還得遭遇。翻譯免不了要發(fā)生誤譯,也并非時下才有的。在民國二十年左右,上海有位文人曾由英譯本把俄國作家柴霍甫的短篇小說,全部譯成中文,至少有十二巨冊。他的中文寫得非常流利,英文的閱讀能力也不算壞,可是譯得多了,總不免有失錯(slip)的地方,于是乎他就在中國的文壇上鬧了一個大笑話,把英文的銀河(The Milky Way)譯成“牛奶路”了,有詩為證:
可憐織女星,化為馬郎婦。
烏鵲疑不來,迢迢牛奶路。
這首詩可以稱為一種史料,中國翻譯史上的逸話。大家都知道織女配牛郎,為什么詩中變成了“馬郎”呢?這也是那位先生譯筆下的杰作。神話中有一種上半身是人,下半身是馬的怪物(Der Zentaur),竟被譯成“半人半牛怪”,當(dāng)時曾被人譏為“牛頭不對馬嘴”的翻譯。
在上詩中,提到為牛郎織女七七相會時架橋的“烏鵲”,使我想起另外的一些譯作來了。以譯介中國文學(xué)名著聞名世界的,英國漢學(xué)大師介爾斯(Herbert Giles),把曹孟德的詩句:“月明星稀,烏鵲南飛”,英譯為:
The stars are few, the moon is bright.
The raven southward wings his flight.
而不久以前臺灣的李杏村先生,新譯的《前赤壁賦》(見1968年7月出版的China Today)上把這兩句詩又譯成:
When the stars are few
And the moon shines brightly,
Magpies and ravens are winging their way
Southward.
由上兩種翻譯看來,外國人譯的也好,中國人自己譯的也好,都把“烏鵲”一個名詞翻譯錯了。介爾斯把它譯成“烏鴉”,是另外的一種鳥,而李杏村就把它譯成兩種鳥了,他不知道“烏”在此是一個形容詞,實(shí)際是指那種俗呼為“喜鵲”的鳥。
上述幾位譯者都是很好的,尤其是介爾斯的鼎鼎大名漢學(xué)界誰不知道,可是譯詩照舊不免有錯,古人要譯錯,今人也要譯錯。所以我說翻譯的困難問題,是自古以來就有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