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冷聚變鬧?。?)

愛因斯坦信上帝嗎? 作者:方舟子


冷聚變鬧劇

(上)

1989年3月23日,美國猶他大學舉行新聞發(fā)布會發(fā)布一條震驚世界的重大消息:化學家馬丁·弗雷希曼(Martin Fleischmann)和斯坦利·龐斯(Stanley Pons)實現(xiàn)了世界各國眾多物理學家研究了幾十年也沒能成功的夢想--受控核聚變,人類有望一勞永逸地解決能源問題了。

核聚變是指兩個較輕的原子核相遇聚合成較重的原子核,并釋放出巨大的能量,例如太陽能就是來自于太陽內(nèi)部氫原子聚合成氦原子的聚變。但是原子核都帶正電,兩個原子核要聚合在一起,首先要克服同性電荷之間的斥力。氫原子核只帶一個正電荷,斥力最小,聚變也最容易,如果能利用水中氫的同位素氘的聚變獲取能量,可供人類用上幾百萬年,而且沒有核廢料,可謂理想的能源。不過,要讓氘實現(xiàn)聚變,需要將它加熱到上億度的高溫才能克服斥力,怎么控制如此熾熱的物質(zhì)?不加控制的話,就變成氫彈了。目前物理學家在探索用一種叫托卡馬克的大型而昂貴的裝置來實現(xiàn)受控核聚變,在弗雷希曼和龐斯宣布其發(fā)現(xiàn)的時候,托卡馬克還只能讓聚變過程持續(xù)幾毫秒,而且獲得的能量少于消耗的能量,根本不實用。

但是弗雷希曼和龐斯宣稱,他們能讓聚變在室溫下就能進行,所以被稱為“冷聚變”,與熱聚變所需的上億度高溫相比,室溫的確夠冷。他們所用的裝置不是昂貴的反應堆,而是一個簡單的電解池:將一對用稀有金屬制造的電極(正極是鉑,負極是鈀)浸入到盛有鋰鹽和重水的玻璃瓶,通上電流就能讓重水中的氘發(fā)生聚變。整個裝置的費用大約也就100美元。

首先有這個主意的是弗雷希曼。他曾是英國南安普敦大學電化學系主任。做為一名著名的電化學家,他知道如果用鈀做電極,很容易吸附氫離子。多年來他一直在想,有沒有可能利用鈀的這個特性,用電解的方法讓氘發(fā)生聚變呢?1984年,他從南安普敦大學退休后,到猶他大學拜訪以前的學生、長期合作者龐斯,決定實現(xiàn)他多年的夢想。兩人秘密地從事這一研究,最開始是在龐斯家的廚房做實驗,之后把實驗裝置搬到猶他大學化學樓的地下室。因為是秘密實驗,他們只能自掏腰包購買實驗器材和材料。

他們知道,如果重水中的氘發(fā)生了聚變,就會釋放出中子。他們用一個簡單的中子探測器來檢測在鈀極是否有中子輻射。有時候能檢測到比本底高一些的中子數(shù)目,但是最多也只比本底高50%。

作為電化學家,他們對放熱現(xiàn)象很感興趣。他們用一個恒溫水浴箱做為量熱器,把電解池泡在水浴中,測量電解池和水浴的溫差,就可以知道有多少熱從電解池釋放出來,由此可以算出輸出的能量,把輸出的能量與輸入的能量(通電的電能)相比,可以知道是否產(chǎn)生了多余的能量。他們發(fā)現(xiàn),有時候輸出的熱能的確要比輸入的電能多,能多出10%~25%。他們認為這些多余熱能就是聚變產(chǎn)生的。他們推論說,如果使用一個超大型的電解池,就能讓輸出熱能與輸入電能的比提高到4:1。在新聞發(fā)布會上,這個“推論”被做為事實提供給了媒體:用1瓦電能產(chǎn)生4瓦的熱。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