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卦()為正東,震包括的三個節(jié)氣:春分、清明、谷雨。
春分是春季90天的中分點,這一天南北半球晝夜相等,所以叫春分。這天以后太陽直射位置便向北移,北半球晝長夜短。所以春分是北半球春季真正的開始?!洞呵锓甭丁耜庩柍鋈肷舷缕氛f:“春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贝悍忠簿褪前汛杭疽环殖蓛砂?,這一天跟秋分時一樣,是陰陽之氣平穩(wěn)之時。
我們來看震卦,上兩爻為陰,下面一爻為陽,這說明此時陽氣開始正式入主東宮,掌握大權了。這個時候青草嫩芽,一派充滿生機的景象,人們在養(yǎng)生時也要和春天舒張的氣息相呼應。
◎ 需防形懶氣血惰,必要健走消積食
春分前后雖然天氣變暖了,但是氣溫并不穩(wěn)定,乍寒乍暖的。老年人一般都有些老毛病,在這個時候體內的宿疾借著溫陽之氣都要發(fā)動出來。此時人容易困頓倦怠,俗話說“春困秋乏”,這個時候老年人更容易腰腳無力,形懶肢乏。
《黃帝內經》中說在春季要“夜臥早起,廣步于庭,被發(fā)緩形”。春分后,天氣已經明顯轉暖,地氣也逐漸轉陽,這個時候大家可以多到外面去走走。肝在體主筋,步行可以把筋活動開,使得脈絡得以流通。開始可以少走一些,然后慢慢增加。把筋都舒展開了后,四肢自然就會強健。如果懶得動,筋就會拘攣在一起,日子長了再想伸展開就難了。久坐會傷筋肉也就是這個道理。
散散步其實也是很有講究的。剛開始走的時候要“徐徐行一度”,然后逐漸加快。散步時不要心事重重,你一邊想著在單位里剛跟誰吵完架,想著誰欠我多少錢,這個起不到養(yǎng)生的作用。“散步”的“散”是什么意思呢?散就是不拘一格,比較隨便,得在一種閑暇自如的狀態(tài)中進行。這樣在強身的同時還可以養(yǎng)神。我們常聽到“吸取日月之精華”之類的話,不是在太陽月亮下邊就會吸取到它們的精華,要有一種狀態(tài)在那兒,這樣才能“天人合一”,才能使天、地、人相交通?!赌先A經》上曾說:“巧者勞而智者憂,無能者無所求,飽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本褪沁@種無憂無求的散步狀態(tài)才是最好的,最值得提倡的。
散步最忌勉強,這不是幾千米的耐力跑,也不是練兵,沒有必須達到的強度,適可而止。也可以且行且立,走得累了就停一會兒,跟人聊聊天,聽聽鳥叫,看看藍天。有時我們跟幾個朋友一同出去,玩得高興了,不覺疲倦,等坐下來休息的時候才發(fā)現(xiàn)累得不行,這就已經傷到了正氣。老年朋友尤其要注意。
“飯后百步走,能活九十九?!憋柺澈笫切枰?,如果飯后不動,食物就會停留在胃里,如果緩緩行走,就會調動脾氣,脾胃合作也就使食物的腐熟更加容易。古人有個比喻,說脾胃都屬土,就好像土地,要想讓土地工作就得先耕鋤,如果不動,那這塊土地就要荒蕪了。所以“動”就是耕鋤脾胃這塊地的鋤頭,散步故能消食。吃完飯,過半個小時,出去走走,即使年老體弱,不能出門的,也要在家里走幾圈,對筋骨,對脾胃都是很有好處的。
◎ 勤脫勤換護肩背,養(yǎng)肝當食菊花粥
春分過后由于天氣變暖,大家戶外的活動就多了,天氣寒熱不一,時升時降,人就容易受寒。老年人氣虛骨弱,不敵外寒,很怕冷。所以在減衣服時要一件一件來,不光老人,年輕人也是一樣。很多十幾二十歲的孩子一看到了春天,只要有一天溫度高了一點,就馬上脫了厚衣?lián)Q單衣,早上公交車站經常能看到瑟瑟發(fā)抖的年輕人,讓人覺得又可氣又可笑。不是舊社會,卻一樣不讓自己溫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