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jīng)千年,小人已經(jīng)發(fā)展成為一種特殊的社會歷史文化現(xiàn)象。說是社會現(xiàn)象,是因為小人不存在于特定的組織里,而是分布在社會的各個角落。大家能認識就算是一種緣分,但緣也有“善”“孽”之分,善緣是朋友,孽緣是小人。說是歷史現(xiàn)象,是因為小人從古到今都有,斬不凈,殺不絕,說不清,道不白。你看看“三言二拍”里面的小人,讓人感嘆,昨天的小人和今天的小人何其相似乃爾。說是文化現(xiàn)象,是因為小人中外都有,但外國的小人和中國的小人是有所不同的,其思維方式不同,行為模式也不同。既然小人的歷史這么悠久,范圍這么廣泛,可能存在一定的深層原因,現(xiàn)在我們就來揭秘一下。
始于嫉妒之心
大家經(jīng)常會說,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由此可見,小人的形成首先是由特殊心理狀態(tài)決定的,其中最典型也最明顯的就是嫉妒。嫉妒產(chǎn)生于對他人的優(yōu)勢狀態(tài)的不滿,因為自身不能在短期獲得,或者又不想通過正常競爭達到,而產(chǎn)生的怨恨、不悅、自慚等,并常常帶有破壞性的負面性情感。嫉妒往往產(chǎn)生于同一個領(lǐng)域。
三國時,周瑜嫉妒諸葛亮的才華,費盡心思,屢次與諸葛亮過不去,最后卻在“既生瑜,何生亮”的哀聲中死去。再看看《紅樓夢》中那個守門人焦大,無論賈寶玉是怎樣的喜歡林黛玉,他都不可能嫉妒,因為他們根本就不是同類人。所以“紅眼病”的發(fā)病也是有條件的,吃醋要“酸”得起來也是有前提的。嫉妒作為一種很常見的情緒,一般的小嫉妒也不是什么壞事,或許還能夠產(chǎn)生上進的動力,但是如果不掌握好一個度的話就會害人害己了。所以,巴爾扎克曾說:“嫉妒者受到的痛苦比任何人遭受的痛苦更大,自己的不幸和別人的幸福都使他痛苦萬分。”
對社會資源分配的不滿
在自然界,同一個領(lǐng)域的物種為了保證自己的生存而不得不通過競爭來獲得更充足的食物資源,這可以說是自然選擇的結(jié)果。我們?nèi)祟愐彩且粯?,人們希望運用各種社會規(guī)范來達到資源分配的公正和公平,但是,這種努力是非常有限的,這就形成了著名的“馬太效應”:“凡有的,還要分給他那叫多余;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边@種好的愈好、壞的愈壞、多的愈多、少的愈少的現(xiàn)象,讓很多人極為不滿,使得人們在推崇具有“累計優(yōu)勢”群體的同時,也產(chǎn)生了剝奪他人優(yōu)勢的動機和行為,最終造就了小人的自然形成。
對現(xiàn)實沖突防御的需要
小人也非都是無事生非,他們也需要生存,只是在目的和手段上與君子不同而已?,F(xiàn)實生活中,人們在對某種事物都極度需求的時候,就會發(fā)生對抗。此時兩人必定交鋒,在激烈的競爭中必定發(fā)生明顯的破壞性。小人在沖突中想獲取的東西,有時是背離意識和物質(zhì)的,只是為了得到觀念上的滿足,或者是利益上的滿足。如果不能滿足小人,小人就要動心思了,特別是在被敬畏還是被愛戴的選擇上,往往選擇前者,這來自于馬基雅維利的一句話:“被人敬畏要比受人愛戴更為安全?!?nbsp;
人性的弱點滋養(yǎng)了小人
大家都愛聽信流言,似乎也熱衷于傳播流言。流言是人們尋求發(fā)泄不安和敵意的表現(xiàn)。小人最愛制造流言,散布流言,鼓動傳播流言,就某種意義上來說正是君子用他們無意的行為幫助小人實現(xiàn)了目的,助長了小人的威風。喜歡奉承,愛聽積極的、表揚的話是人類的天性。沒有原則,夸大其詞的奉承是小人常用的手段,小人就是通過奉承助長了人們的自我陶醉感。很多小人都有好人緣,需要滿足眼前的利益,因為滿足自身的生存和安全需要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本能。小人則充分地利用了人類的這一弱點。小人最喜歡拉幫結(jié)伙,他們僅僅靠一件事,利用人們在某一問題上的不同看法迷惑眾人,建立某一陣營。一個人,只要有朋友就必然有敵人,觀點、觀念的不同,利益上的沖突,道德觀上的差異,情感上的恩怨都會使人與人之間產(chǎn)生敵意和惡感。小人就利用人們之間的仇恨來挑撥離間,搬弄是非,野心與實力不對稱讓小人走上了為了自己“遠大的抱負”而不擇手段的道路。
小人的滋生也非一天兩天之事,經(jīng)過上面幾點分析,我們也看到了,小人也并不是自己主動選擇去做那些卑鄙之事的,他們是在一系列外界條件的刺激之下,被動地走上了“小人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