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曾國藩最初辦團練的熱情也受到了很大的打擊。
事實上,從曾國藩設立“審案局”以來,很多人對曾國藩的狂妄和心狠手辣早就看不慣了,只是大家看在巡撫張亮基的面子上,沒做出什么動作來罷了。
雖然駱秉章最初跟曾國藩的關系還算不錯,但是,他對曾國藩的很多做法并不認同。因此,他對別的官員對曾國藩的排擠持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態(tài)度。
曾國藩再受皇上的器重,又能怎么樣,現(xiàn)在他自己又沒有正式的官銜,又得不到朝廷的糧餉,又沒有什么大功可以拿來炫耀。
到現(xiàn)在,在地方,駱秉章又不維護他,別人的官員也就更不把曾國藩放在眼里了,他們不是有意刁難曾國藩,就是沒事找碴兒。
就拿上面的那件事來說吧,他們不僅不同情曾國藩,反而指責曾國藩,不該去管綠營軍的事。
不過,在當時,綠營軍是國家的正規(guī)部隊,直接歸各省的總督統(tǒng)領,巡撫以下文官沒有提督官銜的人是不得干涉的。從原則上來講曾國藩也確實沒有權力去干涉這些事。
可是,自從來到長沙以后,曾國藩早已習慣了以欽差大臣的位子自居,看不慣綠營軍的腐敗,自然也想插上一杠子,結(jié)果讓人給數(shù)落了一頓,還落了個插手綠營軍的罪名。
而綠營軍的腐敗也多少讓曾國藩感到寒心,曾國藩再次陷入了僵局,自己沒有權力管正規(guī)的軍隊,而自己又要擔負守衛(wèi)長沙的重任,而此時眾人排擠的局面也讓曾國藩開始清醒地認識到,長沙再無自己的立足之地了。
曾國藩之所以插手綠營軍的事務,不僅是因為曾國藩看不慣綠營軍的腐敗與懶散,更主要的是因為,他根本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越權行為。因為長久以來他都自認為有皇上撐腰,就如扛著尚方寶劍,誰也不能把他怎么樣。
只不過他沒想到的是,從當時的情況來看,根本沒有人把鎮(zhèn)壓太平軍的希望寄托在他領導的那群土頭土腦的地方團練身上,皇上要他辦團練最初的目的只不過是保湖南而已。
在失望之余,曾國藩借口衡州情況緊急,就去了衡州,而他最初的團練也隨之草草地告一段落。
衡州練勇
經(jīng)過在長沙受挫以后,曾國藩也變得謙和了許多。
人有時候就是這樣,只有錯了以后才知道什么是對,曾國藩也不例外。
離開長沙的時候,曾國藩也帶走了自己在長沙招募的1000團勇,而今,一千多人的大部隊突然來到衡州,曾國藩不得不先考慮一下地方官的感受。
于是,咸豐三年八月,剛到衡州,曾國藩就去拜訪了衡州知府陸傳應。
這次曾國藩吸取了在長沙的教訓(看來曾國藩確實是一個知錯就改的人),并沒有因為陸傳應比自己級別低五級而顯示出多少優(yōu)越感,而是和他稱兄道弟,同時還虛心向他詢問了許多事情。
既然曾國藩都伸出了友誼之手,陸傳應也不能不識抬舉,很快兩只大手握到了一起,二人也很快成了好朋友。
于是,曾國藩很快就得到了陸傳應的支持,陸知府慷慨地借了10萬兩白銀給湘軍做軍餉,而且他還把衡州西門外的練武場借給曾國藩用來演練團勇。
這個演武場位于衡州西門外的蒸水濱,是當年吳三桂在衡州稱帝時開辟的,實際上是一處大祠堂,由于場面很大,后來被人們改成了閱兵臺。而曾國藩從長沙帶來的一千多名團勇也正好安駐于此。
初到衡州的曾國藩多少也得到了一些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