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從電影愛好者到影評人(4)

眼之快感 作者:(法)弗朗索瓦·特呂弗


您知道,我現(xiàn)在想,我當(dāng)時的評論綱領(lǐng)是不足道的。我寫道:“這些影片失敗了,因為它們不真誠。”在從事評論工作的時期里,我要否定的東西是某些一般性的文章。在這些文章中我曾說道:“明日的電影將是更加個性化的,將像一種懺悔或一部私人日記?!爆F(xiàn)在的電影確實是這樣了,但這個綱領(lǐng)已不再能滿足我了。一個電影導(dǎo)演是在拍片時才顯露自己的,而我在工作時才發(fā)覺我喜歡直接的懺悔。就說,盡管《四百下》是用第一人稱拍的,但如往后倒退12年,我會更喜歡用第三人稱來拍。我更喜歡用“他”來敘述故事,而不是用“我”。

以上談話由彼爾·阿雅姆采訪整理,見一九六八年二月《新亞當(dāng)》雜志第19期

我那時把生活中存在的一切都看作是對電影的一種競爭,就是說,我厭惡戲劇,因為對電影來說這是一種競爭。為了同樣的理由,我不去參加冬季體育鍛煉,因此我不會滑雪,我不會游泳,我什么都不會;我不去看賽跑,也不觀看體育比賽,什么也不看,因為我覺得這是背叛電影的。我既不會想去打獵,也不會想去釣魚或想去做任何事情,我的想法隨著時間的推移發(fā)生了變化,我變得更加寬容,我同意別人去釣魚,去打獵或去滑雪。但我自己呢?則一律不參加。

一一這是您當(dāng)時的天性?因為您曾給我描述成這是一種天性……

一一是的,這是獨一無二的天性。電影絕對是獨一無二的,排他性的。

選自特呂弗和加拿大廣播電臺記者,

阿麗娜·德雅爾丹的談話一九七一年

我曾經(jīng)是一個好的影評人嗎?我不知道,但現(xiàn)在可以肯定的是,我過去一向站在受到喝倒彩的人一邊反對喝倒彩的人,而且我的樂趣常常開始于我的同事們的樂趣終止的地方:在雷諾阿的格調(diào)變化之時,在奧遜·威爾斯走極端之時,在帕尼奧爾或居特里粗心大意之時,在谷克多出現(xiàn)時代錯誤或過時習(xí)俗之時,在布萊松不加修飾之時。我想當(dāng)時的時髦并不符合我的口味,我也贊成奧迪貝爾蒂的這句話:“最晦澀的詩是面向全世界的”;我那時知道,影片不管其具有商業(yè)性與否,都是可以商業(yè)化的,也就是說,都可以成為銷售的對象,我從它們之間看到的是程度之不同,而不是性質(zhì)之差異,無論對凱利一道寧的《雨中曲》或是卡爾·特萊葉的《諾言》,我都一樣贊賞。(卡爾。特萊葉,1889-1968,丹麥著名的電影導(dǎo)演?!吨Z言》是特萊葉1955年根據(jù)1932年創(chuàng)作的同名舞臺劇導(dǎo)演的影片。該片嚴(yán)肅地探討了人們對基督教所持有的各種觀點和理解,是一部完全脫離當(dāng)時歐洲電影現(xiàn)代潮流的影片,但它榮獲當(dāng)年威尼斯國際電影節(jié)金獅獎。一一譯者)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