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讓我解釋我想用“信念”(discourse ;譯注:這個詞通常翻譯為討論或演說,不過本書作者想要傳遞的信息比較偏向信念,所以從這里開始,就以信念表示)這個詞表達什么概念。在《牛津英文字典》里,discourse 如果是名詞,操作型定義是“透過言語來溝通想法”、“交談的能力”,或“針對一個主題所呈現(xiàn)出來的對話或書寫的論述”(Simpson & Weiner, 1991, p.444)。在哲學和社會科學的領域方面,這個詞有一個比較特定的含義:
信念通常被認為是一個已經(jīng)被接受的思考方式,針對一個特定的主題可以談論的社會范圍……看起來,信念會影響我們對每一件事的觀點;換句話說,我們不可能跳脫信念的影響力。例如針對各種游擊隊,我們可以使用兩個截然不同的信念來描述他們,一個觀點是“自由斗士”,另一個觀點則是“恐怖分子”。換句話說,我們所選擇的信念傳遞了我們所使用的詞匯、表情,也可能包含溝通所需要的風格。(Wikipedia, n.d., para.1)
在教育領域,一個人可能致力于一項“能力不夠的信念”〔看一個孩子的主要觀點是他或她無法做得到的事情,透過類似“學習障礙”或是“注意力缺失過動疾患”(ADHD)〕, 或是采用一種“不同學習模式的信念”(看一個孩子的主要觀點是觀察他或她學習的方式,并且盡量不要給孩子貼任何標簽,而是竭盡所能地詳細描述孩子特定的思考和學習方式)。換句話說,兩位老師同時觀看一位學生,卻可能以截然不同的言行舉止及用書面和口語的方式說明那位學生的學習狀況。
在稍早以前的著作里,我投入許多時間來詳細說明這兩種不同信念之間的差異(相關范例請參考Armstrong, 1997, 2000a)。在這些書籍和文章當中的某些作品,我也曾經(jīng)把“典范”當做“信念”的同義詞(相關范例請參考Armstrong, 2003a)。不過我愈來愈偏向使用“信念”,主要是因為它比較能夠精確說明教育伙伴用來揭露他們對于學習和教育的潛藏假設時所使用的真實文字和書面的資料。教育伙伴用來描述學生的字眼、政治家針對教育所發(fā)表的演說所使用的文字以及強制那些信念的法規(guī)文字,對于教室的教學實踐工作來說,具有即時、顯著且深遠的影響。在這本書里,我將會對比兩種截然不同的教育信念:學業(yè)成就的信念與人類發(fā)展的信念。我認為教育伙伴今天所使用的文字和書寫溝通的渠道或是信念——至少在公開的場合——愈來愈被學業(yè)成就的信念所主宰。
那么我到底用學業(yè)成就信念代表什么概念呢?我用這個詞匯來說明一種言論和書面觀點,一種把教育的主要目標看成是要支持、鼓勵和協(xié)助學生在學校及那些與學校課業(yè)有關聯(lián)的標準化測驗中獲得高分,特別是與核心學科部分的成績有關聯(lián)的言論與書面的資料。不過,學業(yè)成就信念遠遠超越這個簡單的定義所提供的信息。有許多假設塑造了學業(yè)成就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