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美國讀書期間,我最大的感受是這里的學習環(huán)境比較輕松快樂。這里的“輕松”不是懶惰、隨心所欲,是心靈上比較釋放,而不是緊張、被束縛。尊重和包容使學校里的學習氛圍非常寬松,這種寬松的氛圍能夠激發(fā)和鼓勵學生的求知欲。大家不必緊張自己做得不好。所以學生們在課堂上表現(xiàn)都很活躍,并且被不斷地鼓勵去思考問題。在課堂上,老師提出一個問題總會有很多學生舉手想要回答。有的學生盡管不肯定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確,但都會大膽嘗試。有的答案完全驢唇不對馬嘴,逗得全班捧腹大笑,答錯問題的學生也不會覺得丟人,反倒和我們一起樂了起來,仿佛他剛才講了一個成功的笑話。在這里學習,學生沒有過重的思想包袱,彼此接納和尊重使學生們有種安全感。大家的學習環(huán)境是寬松而愉快的,這令學生能更加集中精力,大膽探索和學習新事物。
有一件事讓我笑了很久。一次化學課上,老師讓一位叫加斯丁(Justin)的學生到講臺上將試管里的水慢慢倒入燒杯里。加斯丁在倒的過程中,老師去隔壁教室拿一些材料,他趁老師不在便背對我們:一只手把試管舉到胸口,另一只手把燒杯放在小腹左右。然后,緩緩地將試管中的水倒入燒杯里,并發(fā)出“哼”、“哈”的怪音,讓我們都以為他在小便。這時老師回來了,可加斯丁并不知道,繼續(xù)在“小便”。我們都哈哈大笑起來,他以為我們認為他好玩,所以又更加投入地“小便”了一次。我們樂得越厲害,他就“小便”得越投入。當他發(fā)覺不對勁時,轉過身來看見老師就在他身后,他漲著通紅的臉溜回了座位。我開始緊張起來,心想老師肯定要狠狠責怪他一番,一場暴風雨不可避免了。誰知老師來了一句:“加斯丁,我們雖然是個小學校,但我們有廁所!”一句話又讓我們笑彎了腰。
我很愿意回味這小小的一幕,它讓我感受到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關系,讓我感受到學校是那樣的輕松自在和安全,也讓我深深體會到老師的責任遠遠不只是教書,更是育人,而育人絕非易事,它不是口頭說教,而是言傳身教。在處理這件小小惡搞中,老師沒有過度批評加斯丁,因為過度批評很可能使他產生內疚和羞恥感,在他已經為自己的行為感到不好意思時,老師采取開玩笑的方式淡化這件事情,這樣的方式既有效結束了加斯丁的惡搞,又保全了他的面子,不至于傷害他的尊嚴,多么智慧呀!從這個鮮活的事例中我學習到處理問題時運用幽默的力量。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有善惡兩種內心活動,當我們捫心自問時,我們往往知道什么是應該做的,什么是不應該做的,但常常應該做的事情我們不容易做出來,不應當做的事情反倒愿意去做,特別是對我們這些正在成長的學生來說,更是如此,因為有節(jié)制的生活正是我們在成長過程中需要不斷體會和強化的。這時候我們多么希望得到老師和家長更多的鼓勵和支持呀!當我們努力去做,卻做得不夠好時,鼓勵、鼓勵、再鼓勵能使我們更加開心樂意地繼續(xù)努力,從而做得更好!相反,不停地貶損很可能會完全扼殺了我們上進的信心,當我們徹底喪失信心時,喪志就離我們不遠了!
我在這里特別想呼求老師和家長給孩子們更多寬松的成長空間,鼓勵和引導比批評和教訓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