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神奇的五臟體系圖(2)

養(yǎng)生看體質(zhì) 作者:孔令謙


再看第三列,就是六腑了,有個成語叫肝膽相照,也就是說肝膽相表里,它是表里關系。心與小腸相表里,心與小腸相表里是什么關系呢?比如說這個人心經(jīng)有熱,這種熱要下移小腸,那么勢必要諸于膀胱,所以膀胱經(jīng)有熱,于是在小便的時候可能會感覺到灼熱感,這是通過幾千年的驗證的,所以心與小腸相表里。再看脾和胃,脾與胃一升一降,脾胃一家它也是相表里的關系。肺主氣,肺與大腸相表里。這個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當然對于現(xiàn)代醫(yī)學可能是無法理解的,比如說像老人,尤其年歲比較大的人、體弱之人、氣虛之人,大便的時候,為什么要攥拳頭呢?這就是因為他氣虛了。那么對于有些人,比如像有些人的便秘,對于醫(yī)術不錯的中醫(yī)只要一看就知道這個人便秘,為什么呢?因為患者肺氣弱,采取治療的方法便是補充肺氣,這樣治療則他的大便它就通暢了,所以說肺與大腸是一種表里關系。腎與膀胱也是相表里的關系,這個大家都很明白,不言而喻。

剛才我們提到的都是內(nèi)在的,那么對外又是怎樣呢?中醫(yī)看病是看相,相首先看的是五官,比如像肝與目,肝開竅于目,心開竅于舌,脾開竅于口,肺開竅于鼻,腎開竅于耳,通過五官的變化來得知你內(nèi)臟有何病變。通過這個體系圖我們還能看出五臟還主筋脈肌肉皮骨。

現(xiàn)在我們再看情智,情智的變化對五臟的影響也是很大的,也就是人體情緒的變化對五臟的功能有很大的影響,比如常說某個人愛發(fā)脾氣愛發(fā)怒,就說他肝火旺,為什么說肝火呢,這是有道理的,因為怒傷肝。再就是喜傷心,思傷脾, 思慮過多了那你就要傷脾,悲傷肺,恐傷腎,這些都是古人通過幾千年的經(jīng)驗總結出來的,將人體內(nèi)部的這種五臟六腑之間的關系乃至于經(jīng)絡與外界的自然的變化的關系進行了經(jīng)典的總結。

在這個體系表里還有一個五季,五季就是春夏秋冬四季再加一個長夏,五季也對應著五臟,在哪個季節(jié)養(yǎng)哪個部位可以此做參考。還有五氣,五氣就是風火濕燥寒,這與五臟也是對應關系。再就是有五味叫酸苦甘辛咸,這與五臟也是一一對應的。我們再看體系表發(fā)現(xiàn)還有五化,五化就是根據(jù)自然氣候的變化與五臟相對應,比如冬天要藏精養(yǎng)腎就是這個道理。再看五位,用方位來描述五臟的關系。最后就是職能了,用了一個職務的比喻將五臟的關系給描述出來。

通過這個五臟體系結構圖我們可以看出中醫(yī)構建我們?nèi)梭w結構實際上是與情智與飲食與外界自然氣候變化等等是有非常大關系的。這其實是一個龐大的體系結構,如果我們把它掌握了不但是掌握一種五臟與外界的關系,而且還實際上掌握了一種思維模式。當我們掌握之后也就明白了寒傷哪兒,寒傷水,水是什么呢?腎水之臟。

太高興了也不好,因為中醫(yī)講叫不要過,什么都要有度。作為人,不急是不行的,但是急過了也是不行的,要符合儒家的這種不偏不倚的中庸思想。人太高興為什么不好,喜傷心。通過這個結構圖我們還能發(fā)現(xiàn)它們彼此之間還有一種關系叫做相生相克的關系,比如說水生木,這個大家都能理解,比如說木生火,大家也都能理解。比如說相克,那么金克木,我們肯定是要拿鐵器去伐木去。這就要求我們將自然屬性、地理屬性乃至于將天文的這種規(guī)律來結合我們的人體,將人體置于天地間構成了這么一個大的五臟的模型。

通過這些我們可以這樣理解,中醫(yī)是一種思維模型,一旦我們掌握了這種思維模型,也就打開了養(yǎng)生大門。缺什么補什么,以這種原則,任何人想騙也騙不了我們,而且我們知道的養(yǎng)生方法不是具體的一個方法而是去打開養(yǎng)生大門的方法??鬃佑羞@樣一句話叫“行而上者謂之道”,我們掌握了這個方法也就“得道”了。具體市面上的那些小計小方法,那是雕蟲小技。所以我們古人說過這樣一句話“授之魚不如授之漁”,就是這么一個道理。如果大家花時間把這個五臟體系結構圖研究好了,掌握了它們彼此間的關系,也就掌握了養(yǎng)生的方法。在家里可以用食品做原料,來構建養(yǎng)生之廈。這個還能指導我們?nèi)绾蜗M,吃哪樣用哪樣有好處。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