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客觀性智慧(2)

任正非這個人 作者:周君藏


任正非不僅喜歡閱讀,也喜歡在閱讀中“尋找同類”,還喜歡把他欣賞的文章推薦給全公司看。這可能是企業(yè)家的“通病”:他們并不想直接灌輸,而是希望員工自己去領悟。他們總是希望員工能夠自覺地承擔起責任,而不是敲一下動一下,不敲就不動。我在《華為人報》的時候,《華為人報》編輯部經(jīng)常會收到任正非轉來的外面的文章,通常是從雜志上撕下來的紙頁,上面寫著:請《華為人報》刊登。偶爾,他還會寫上幾句話作為編者按。我曾經(jīng)保留了不少這樣的紙頁。有一次部門搬家,不小心遺失了一整箱往期的《華為人報》和這些零零散散的資料,讓我遺憾了好一陣子。

有一次任正非轉來《半月談》上的一篇關于湖北某縣委書記藍勝利辭官回鄉(xiāng)種樹的報道,便在公司發(fā)起了捐款?!度A為人報》的一位編輯還奉任正非之名專程去當?shù)夭稍L,把捐款交給了藍勝利。任正非看重的就是藍勝利身上那股在外人看來有點傻乎乎、難以理解的實干精神。我專門到網(wǎng)上去搜索了一下“藍勝利”這個詞,發(fā)現(xiàn)他早已回歸了官僚組織,“當了兩年半市長,藍勝利與單位簽訂‘停薪留職’合同,在齊岳山承包了3000畝土地,下海。從1997年年初公司正式運營,到1998年年底被迫上岸,前后只有兩年時間”。據(jù)當時媒體報道,上山開荒后,“藍勝利被當?shù)嘏沙鏊P過款,扣過車,抓過人”。“自己原來看不到的東西都出現(xiàn)了。”不知任正非看了他的結局后會有什么感慨。

很可能,任正非什么感慨都沒有。任正非深知實踐之難,也深知找到同類之難,他只是始終不懈地去尋找能一起“奮斗”的人、愿意“艱苦奮斗”的人,別人是否能做到,他也不會過于勉強。

如果有心去統(tǒng)計任正非的閱讀推薦,會發(fā)現(xiàn)絕大部分都是跟積極進取、艱苦奮斗、鍥而不舍地做某件很小的事有關的故事。比如,《硅谷:生機盎然的墳場》講的是硅谷的成功凝聚了一代一代懷揣發(fā)財和創(chuàng)新夢想的人的犧牲;《可怕的曾國藩》講的是成就了大功勞的人一生謹慎做人、兢兢業(yè)業(yè)做事;《我國柴油機為何比不上美國》講的是美國的柴油機運轉十分好,鋪在它下面的紅地毯干干凈凈,而我們國家的柴油機漏油太多,會把地弄臟,因此同樣馬力的機器,我們的賣價不到別人的1/10。

這些文章都是正面的、傳統(tǒng)的,有時候還帶點人生激勵與說教的味道—對,這就是我想說的任正非的客觀性智慧的屬性!它完全是基于人類的一種普遍智慧,并不是秘密的法術、神奇的訣竅、不傳的秘方,其獲得并不需要像尋找《九陰真經(jīng)》、《葵花寶典》那樣的奇遇、艱險,以及神人相助。

客觀性智慧有一種屬性,即它是古今中外文化都比較一致認同、接受的,毫無偏見,也沒有投機性,人們都可以感同身受地感受到其實在性的智慧。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