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九惠之教

《管子》管理日志 作者:徐明天


 

入國四旬,五行九惠之教。一曰老老;二曰慈幼;三曰恤孤;四曰養(yǎng)疾;五曰合獨;六曰問疾;七曰通窮;八曰賑困;九曰接絕。

——《管子·入國》【譯文】

管仲出任國相四十年,十分重視實施九惠的教化政策。第一叫敬老,第二叫慈幼,第三叫恤孤,第四叫養(yǎng)殘,第五叫合獨,第六叫問病,第七叫通窮,第八叫賑困,第九叫接絕。

“九惠之教”是一個社會福利制度的方案,無法論證這個方案是否真正實行,但其內(nèi)容的細致、方案的完整,即使在今天也是令人叫絕的。

“老老”: 年紀(jì)在70歲以上的老人,免其一子的征役,每年三個月有官家所送的饋肉;80歲以上的,免其二子的征役,每月有饋肉;90歲以上的,全家免役,每天有酒肉的供應(yīng)。子女細作飲食,經(jīng)常詢問老人的要求,了解老人的嗜好。老人死了,君主供給其棺槨。

“慈幼”: 凡士民有幼弱子女,無力供養(yǎng)成為拖累的,養(yǎng)三個幼兒即可免除“婦征”,養(yǎng)四個全家免除“婦征”,養(yǎng)五個配備保姆,官家發(fā)給兩個人份額的糧食,直到幼兒能生活自理為止。

“恤孤”: 士民死后,子女孤幼,無父母所養(yǎng),不能自理生活的,就托歸同鄉(xiāng)、熟人或故舊撫養(yǎng)。代養(yǎng)一個孤兒的,一子免除征役;代養(yǎng)兩個,兩子免除征役;代養(yǎng)三個,全家免除征役?!罢朴住钡墓僖?jīng)常了解情況,對受饑寒和身體瘦弱的孤兒進行救助。

“養(yǎng)疾”: 對身體殘疾、生活不能自理的人,官家將其養(yǎng)在“疾館”,供給其飲食,直到身死為此。

“合獨”: 丈夫喪妻的叫作鰥,婦人喪夫的叫作寡,使鰥寡相配,予其田宅而使之安家,三年后給國家提供職役。

“問病”: 士民有病的,“掌病”以君主旨意慰問。90歲以上的,每天一問;80歲以上的,兩天一問;70歲以上的,三天一問;一般病人,五天一問。病重者,向上報告,君主親自慰問?!罢撇 钡墓倮粢残袊鴥?nèi),以慰問病人為專職。

“通窮”: 若有貧窮夫婦沒有居處,貧窮賓客沒有糧食,要給予救濟。其所在鄉(xiāng)里及時報告的,給予賞賜;不報告的,給予懲罰。

“賑困”: 兇災(zāi)之年的時候,為人傭工者往往病而至死,要寬緩刑罰,寬赦罪惡人,發(fā)放倉庫糧食來救濟他們。

“接絕”: 對死于國事或死于戰(zhàn)爭的人士,使其生前友好或故舊,領(lǐng)受國家一筆錢,負責(zé)祭祀他們。

我國社會福利制度還不完善,企業(yè)可自己建立福利制度,優(yōu)待員工。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