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具有治療作用的常用食品(2)

中醫(yī)是怎樣用藥的 作者:王明輝


 

三、南瓜(附:南瓜瓤、南瓜蒂、南瓜子)

南瓜不僅是可口的蔬菜,也是生活中常用的一味好藥。

南瓜為葫蘆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夏秋間果實成熟時采集,取子洗凈曬干即為南瓜子,入藥以新鮮的為好。

治水、火燙傷:將新鮮南瓜瓤去子,浸于等量麻油(愈陳愈好)內(nèi),用時涂敷傷處;或?qū)⒛瞎先窟B子裝入密封瓶內(nèi)(愈久愈佳),用時外敷患處,即可止痛。

治火藥傷或鳥銃傷:取南瓜蒂、骨碎補、紫花地丁、夏枯草、連錢草、鳳尾草、金銀花、腹水草尖、雞矢藤、田邊菊、小槐花葉各適量以退火毒一夜,再將其他九味藥搗爛外敷傷口,有消炎解毒、止痛生肌之效。

殺蟲:新鮮南瓜子50克研爛,加開水制成乳劑,空腹頓服;或用南瓜子榨油,口服15~30滴;或?qū)⑿迈r南瓜子去殼取仁約60克,搗成漿,加糖水少許,調(diào)成乳白色藥液,清晨空腹時一頓服完。為使絳蟲迅速排出,可在服藥2~3小時后再服適量的50%硫酸鎂以導(dǎo)泄。

四、絲瓜(附:絲瓜藤、絲瓜葉、絲瓜絡(luò)、絲瓜霜)

絲瓜為一種常見的蔬菜,霜降后老熱枯癟,只留強韌的纖維,即為絲瓜絡(luò),可充墊鞋履之底及洗擦用,亦可入藥。絲瓜有清熱涼血解毒之功,絲瓜絡(luò)具祛風(fēng)通絡(luò)之效。絲瓜霜(老絲瓜絡(luò)或新絲瓜燒存性研末制成),有止血、止痛、透疹功效。

治乳汁不通:絲瓜一個,連子燒存性,研末,兌酒服3~6克,蓋被取汗。

治咽喉腫痛:用絲瓜搗汁含漱或灌服。對瘡口深、久不斂口的癰疽,亦可用絲瓜汁經(jīng)常涂抹使愈。對陰莖潰爛,取絲瓜汁和五倍子末頻搽有效。其他如面瘡、坐板瘡、天瘡、凍瘡、痔瘡、療瘡、頭瘡、燙火傷、刀傷等,均可用絲瓜汁或葉搗涂、燒存性外用??傊?,對皮膚化膿性炎癥,每應(yīng)手而愈。

治痘瘡?fù)赴l(fā)不爽:老絲瓜連皮燒存性,研末,砂糖水送服,每次5克。

治急慢性氣管炎、肺膿瘍、支氣管擴張、咳嗽痰多喘息等癥:取絲瓜藤水(絲瓜藤水為祛痰止咳的妙藥,其制法是,秋后,在離地1~1.7米之處剪斷絲瓜藤,用瓷瓶、玻璃瓶接盛滴出的液汁備用)飲服,每日三次,每次一酒杯量(稍多亦可),有卓效。

治扁桃腺炎:絲瓜藤水,又名天夢水(密封埋土中,年久者佳),飲一杯可效。具消痰、清水、解毒作用。

治肺癰、感冒、氣管炎劇咳:絲瓜藤汁(立秋日取絲瓜藤水,貯瓶中,愈陳愈佳)每服一酒杯,服三次見效。治感冒、劇咳有卓效。

外涂治燙火傷及蜈蚣咬傷:有速效,并可用以解酒。

治皮膚化膿性炎癥:嫩絲瓜葉搗汁外涂患處,多應(yīng)手見效。

治皮膚瘙癢、腮腺炎以及外傷出血:用絲瓜葉35克,韭菜葉35克,陳石灰160克,搗爛敷患處。

治胸脅脹痛、乳癰腫痛、疝氣痛等:用量,每次35~140克煎服。

治周身疼痛、痛無定處:絲瓜絡(luò)10克,乳香、沒藥各10克,水煎,每日一劑分兩次服。

治月經(jīng)不行:絲瓜絡(luò)35克,燒灰存性,研末,溫酒分三次送服。

治婦女陰道流血較多:絲瓜霜、棕櫚皮霜等分研末,每次5克,酒或鹽湯送服。

治酗酒便血:絲瓜霜6克,空腹時服。

治婦女乳汁少:絲瓜霜3~6克,白湯或酒送服。

治腰痛:絲瓜霜(或絲瓜藤根燒存性,研細)每次6克,溫酒送服,常有速效。

治腮腺炎:絲瓜霜細粉,水調(diào)外涂腮部;或以絲瓜莖、葉搗汁調(diào)涂。

止咳化痰:用絲瓜霜、紅棗肉為丸,如枇杷核大,每次一丸,淡黃酒化服。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