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會認錯,也就不會道歉。曾經(jīng)有某媒體,因“報道失實”向某機關道歉,其實這個機關,或者部門,或者單位,是靠納稅人的錢來維持的。納稅人的錢怎么花,有沒有鋪張浪費,媒體當然可以質(zhì)疑,可以監(jiān)督。就算報道不夠準確,有誤差,更正即可。即便要道歉,那也該對讀者,哪有向監(jiān)督對象道歉的道理?這是典型的不知道自己錯在哪里。
不會認錯,也就不會批評,甚至不會提問。比方說,開口就問人家的動機,甚至預設一個“道德污名”,問人家是不是。同樣,要為自己或自己人辯護,也是拿對方的動機做文章。其實動機這事,往往無法證明。既不能證實,也不能證偽,毫無意義。有分量的批評,都是擺事實、講道理,或者看事實有沒有出入,或者看邏輯有沒有漏洞,然后“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上В@種方法,我們常常不會。
實際上,對自己缺乏反省的人,也很難真正地了解別人。自己的錯誤都不能發(fā)現(xiàn),又豈能抓住別人的要害?也只能糾纏于表面現(xiàn)象和枝節(jié)問題。大家都不講事實,不講道理,思維能力和國民素質(zhì)的提高,恐怕就成了永無期日的事。認錯,是不是很重要?
學會認錯待何時
那么,我們何時才能學會認錯?恕我直言,恐怕任重道遠。
別的不說,面子這關,就多半過不去。中國人的心理很奇怪。一方面,大家都知道“瓜無滾圓,人無十全”;另方面,又往往不能容忍別人出錯,更不能容忍別人挑錯。在我們看來,犯錯誤是丟人的。犯了錯誤又被“揪出來”,就更丟人。這人如果還是政要、名流,是商海巨鱷、江湖大佬、學界領袖,那就丟死人了。不但自己丟人,還會連帶親朋好友、哥們姐們、徒子徒孫,一齊沒有臉面。
因此,不但自己不能認賬,粉絲擁躉們也要一哄而上,百般抵賴,誓死捍衛(wèi)。哪怕說得漏洞百出、邏輯不通,也得死扛著。死扛著也振振有詞:對社會名流和成功人士的追究,會導致斯文掃地、體面無存,打擊我們民族的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