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成人一樣,孩子表達自己的感受,并不是想得到對抗性的說教,而是希望得到理解與接納,所以,孩子的所有感受都值得我們共鳴,哪怕這種感受并不是我們希望發(fā)生的。
進入兩歲的桐桐,越來越喜歡表達內(nèi)心的感受了,身邊的事物越來越頻繁地被她評頭論足,他人的行為也不得不時常接受她的“審判”,有時候她用語言“指點江山”,有時候則用行為表達意愿……
案例一:
有一天,我?guī)诠珗@里玩。正在草坪上閑蕩的時候,小家伙看到一個男寶寶坐在裝飾燈上玩,立馬便對這一危險行為發(fā)表了看法:
“媽媽,他這樣做是不對的!”
“哦,是的,這樣太危險了,桐桐不會這樣做,對不對?”
“嗯,桐桐是個乖寶寶?!?/p>
案例二:
瑤瑤表姐的蠟筆很好用,桐桐非常喜歡,只是小家伙有個毛病,用著用著就想把上面的包裝打開,連續(xù)打開了兩只之后,瑤瑤姐姐只得給她收走一些,小家伙倒沒說什么。
一會兒,瑤瑤姐姐開始跟我告狀:
“大姨,她把我的蠟筆都脫光了。”
“嘻嘻,我這里還有一個脫光的呢?!爆幀幗憬阍捯魟偮?,就見小家伙手里舉著另一只剛脫光的蠟筆給我們看了。
我只好去批評她:
“桐桐,蠟筆是用來畫的,不是用來玩的,你為什么要把蠟筆的衣服脫下來?!”
沒想到桐桐振振有詞:
“桐桐很生氣,桐桐還想畫畫,瑤瑤姐姐就把畫筆拿走了!”
案例三:
前幾天,我和他爸爸吵架了,誰也不想理誰。盡管各自都對桐桐一樣關(guān)愛,夾在中間的桐桐卻顯然感覺到某種緊張的氣氛,一會兒看看爸爸,一會兒看看媽媽,似乎想說什么,似乎又不知道該說什么。“察言觀色”一番后,小家伙竟然一手拿起爸爸的手,一手拿起媽媽的手,把兩個手放到了一起……
案例四:
有天下班回來,順便給小家伙買了一件藍色的睡褲,小家伙倒也喜歡,看到后就自己拿去穿了,穿上之后,在床上裝模作樣地走了兩圈,就開始發(fā)表評論了:
“媽媽,這個藍色的不好看——?。幤剑L拖腔,就像領(lǐng)導(dǎo)講話的語調(diào))——下次不要買這種顏色啦,可以買紫色,斑馬色也可以。”
……
此類例子真是不勝枚舉,看著小家伙每天都像小大人一樣地指東道西,越來越感到成長規(guī)律之強大。
兩歲的孩子,隨著自我意識的發(fā)展,正在逐漸成為具有思維、觀念和自我意愿的個體。有了自己對問題的看法,在與周圍世界互動的過程中,他們也越來越渴望表達自己內(nèi)心的想法。詞匯量的擴大,又使得他們有能力把這種感受表達出來。于是,我們?nèi)諠u發(fā)現(xiàn)了一個評論家和具有主觀意志的“小斗士”:“我不要吃面條”“這個東西不好看”“我要穿那件藍色的衣服”……他們不停地表達著對身邊事物的好惡、自己的內(nèi)心體驗、對某個狀態(tài)的期望、對某個事件的認識,在語言力有未逮的地方,他們也會用行動來表達自己的意愿或傾向,案例三便是個典型。
孩子對內(nèi)心感受毫不吝惜的表達為我們提供了了解他們需求和想法的機會,這顯然為我們更好地跟他們互動提供了有利條件。比如,由于孩子已經(jīng)能夠明確表達自己的感受,我們就完全可以在為他買衣服時讓他發(fā)表意見,這對孩子來說既是獨立選擇的機會,又是主觀意愿被尊重的體驗,于他們心理的健康發(fā)展大有裨益。再比如,當(dāng)孩子在對某件事的正確性表達感受的時候,就為我們的教育引導(dǎo)提供了機會,案例一中桐桐對小朋友的行為做是非判斷時,我便及時給了引導(dǎo)。當(dāng)然,并不是孩子所有的感受都必須即時被引導(dǎo)或矯正,當(dāng)孩子在表達自己主觀偏好的時候,我們就不要急于評頭論足了,因為這類感受具有一定主觀性,本來就是無所謂對錯的。比如,當(dāng)孩子聲稱自己不喜歡藍色的褲子,卻偏好綠色的褲子時,我們能借機引導(dǎo)他喜歡藍色嗎?顯然沒道理!
還有一類感受,關(guān)涉著孩子與他人互動時的思維方式。比如,某一天,孩子回到家,向我們抱怨幼兒園的小朋友××之討厭,聽到小家伙憤憤的聲討,我們可以意識到寶貝在對××做片面的評論,因為前幾天這個小朋友還是她嘴巴里的好朋友,我們還擔(dān)心長期這樣下去,小家伙很可能會因此養(yǎng)成家長里短的壞習(xí)慣??傊P(guān)于小家伙抱怨不確切、不適宜性的各種擔(dān)心會包圍著我們:要不要立馬引導(dǎo)小家伙全面看待這個小朋友?要不要告訴孩子背后非議別人是不對的?要不要……?很多疑問可能會聚攏而來,但我的意見是:不要!因為此時的孩子不過是利用這種情境性的感受表達來宣泄內(nèi)心的某種委屈感受,也許今天××小朋友的確讓孩子感到不開心,那么,坦然地傾聽一下孩子的抱怨并不會立馬引來具有道德意義的負面結(jié)果。先共鳴孩子,讓孩子感到好受一點兒,接下來的親子相處過程中,我們有的是時間來“矯正”孩子。比如,兩天之后,我們可以有意拿起××小朋友送給她的發(fā)卡,當(dāng)面稱贊這個小朋友懂得分享,或者也可以在當(dāng)晚睡覺前有意引導(dǎo)孩子回憶一些與××小朋友愉快相處的細節(jié),在這樣有意設(shè)置的教育情境中,孩子自然會意識到這個小朋友的可愛之處。
總之,就像成人一樣,孩子表達自己的感受,并不是想得到對抗性的說教,而是希望得到理解與接納。所以,孩子的所有感受都值得我們共鳴,哪怕這種感受并不是我們希望發(fā)生的。比如,當(dāng)孩子哭著跑過來告訴我們他摔得很疼時,即使我們希望孩子做個勇敢的男子漢,最好也不要說“男孩子應(yīng)該勇敢一點”,否則,孩子很可能會在今后壓抑自己的有關(guān)感受,甚至把所承受的情感壓力以暴力的方式發(fā)泄出來;反之,如果我們在孩子哭著跑來時及時共鳴孩子的感受,“乖寶寶,一定摔得很疼吧?”孩子反而可能因為被理解和共鳴而擦干眼淚接著玩。即使是對于那些需要矯正的認識(比如上文中孩子對××小朋友的負面評論),我們也應(yīng)該在共鳴的前提下尋找機會引導(dǎo)孩子。
換句話說,在孩子剛剛學(xué)會表達感受的時候,任何輕易的壓制或矯正都可能剝奪他們的表達欲望,甚至摧毀他們對自身判斷力的信心。在他們還沒有學(xué)會全面看問題之前,在還沒有學(xué)會理性地決定自己的好惡之前,他們需要的是即時的理解和尊重,有的引導(dǎo)可以立馬進行(如案例一),有的則可以延后進行,以不影響孩子繼續(xù)表達的積極性為準(zhǔ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