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斯福的第二項改革計劃是《1933年證券法》。與田納西流域管理局一樣,該法案的目的也是要利用政府的權力來控制企業(yè)的越界行為。但這次的反派由貪婪的電力公司換成了不良的股票發(fā)行商。雖然股票市場的不法行為沒有農(nóng)業(yè)危機或失業(yè)狀況那么嚴重,但是象征意義卻越來越大。1929年的經(jīng)濟危機被廣泛認為是導致大蕭條的根本原因,公眾將大部分責任歸咎于政府對股票市場監(jiān)督不利。羅斯福將股票欺詐視為道德和經(jīng)濟二合一的問題,并在1932年的競選中提出對股市進行更為嚴格的管制。在俄亥俄州首府哥倫布市的一次演說中,他承諾會促進證券交易的“真相告知”?!罢疅o法阻止個人做出錯誤的判斷,”他說,“但政府卻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阻止狡猾的人以誤述和信息隱瞞的方式進行欺騙?!绷_斯福就職后,股票交易管制法成了“第一位不可或缺的法案”,莫利說。
在羅斯福的指示下,莫利早在12月就已經(jīng)著手處理這個問題。由于太忙,莫利委托紐約杰出的證券律師塞繆爾·安特邁爾起草議案。安特邁爾是一個保守派進步人士,一直擔任眾議院銀行與貨幣委員會的法律顧問。該委員會又以普約委員會(Pujo Committee)聞名,它在1912年舉行了“貨幣信托”聽證會,對象是對國家金融狀況產(chǎn)生惡性影響的華爾街金融家。全國各大報紙紛紛對聽證會實況進行了頭條報道。聽證會促使各州開始采納“藍天”法案,之所以這樣稱呼這些法案,是因為它們對那些企圖向單純購買者出售“除藍天之外的一切東西”的股票發(fā)行商提出了強制性管制。在這個“貨幣信托”的時代,安特邁爾與他的進步主義伙伴沒有成功促使一項聯(lián)邦證券法案的通過,但是現(xiàn)在羅斯福給了他們另一次機會。1月,安特邁爾提交了一份證券法草案。莫利立刻就發(fā)現(xiàn)了該議案的問題:它建議將證券管制權交給郵政局。
在安特邁爾起草證券法草案的同時,羅斯福吩咐商務部部長丹尼爾·羅帕和司法部部長霍默·庫明斯也著手進行相同的任務。像這樣將一項任務同時委派給多人的情況在新政期間時常發(fā)生。莫利回憶說,還有一次羅斯福分別叫5個人進行同一個項目,結果“當他們5人都提交了各自的詳細報告時,羅斯福驚得目瞪口呆”。就證券議案而言,莫利認為是羅斯福的心不在焉才導致了任務的重復委派。但羅斯福也可能是認為兩份草案可以提供兩種解決方案,他可以從中選擇最滿意的一份。當他意識到產(chǎn)生了兩份證券草案時,羅斯福采取了在這種情況下他通常會選擇的方法--邀請所有起草者與他見面,綜合他們的意見,形成一份統(tǒng)一的草案。
當羅斯福與安特邁爾、羅帕和庫明斯坐在一起展開討論時,兩份草案的分歧逐漸明朗起來。安特邁爾議案從總體入手,提出讓郵政局擔任管制機構。羅帕和庫明斯則邀請了聯(lián)邦交易委員會的主席休斯頓·湯普森與他們一道擬定議案。羅帕-庫明斯-湯普森議案僅針對新股發(fā)行,認為管制權應該歸聯(lián)邦交易委員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