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軟蛋到偉大
姚明在NBA的前兩年,是明星,可不是巨星。
明星是什么意思?在美國有這么一種解釋:明星就是名字隨處可見的人,明星就是名人。從這個概念上說,誰也無法否認姚明是明星,從他加盟休斯敦火箭的那一刻,這位中國青年背后的龐大國度、神奇文化就讓他變成了關(guān)注的焦點,NBA世界和美國觀眾對他好奇,對他身后的文化好奇。中國的球迷也一樣,關(guān)心他在美國的經(jīng)歷,想知道他能否立足于那個更兇狠的世界。隊友巴蒂爾說過:“如果一個人的目光是37度,那所有關(guān)注在姚明身上的目光能把他給烤化了。”
從明星到巨星是一條漫長的道路,需要一份又一份成績。姚明NBA生涯的前兩年,在一步步適應(yīng)、學(xué)習(xí),贊揚也好,責(zé)備也罷,他沒法全都往心里去,哪怕他是一個2米26的巨人,他的心里也擱不下這么多東西。可這本就是一個聒噪熱鬧的世界,永遠紛亂復(fù)雜。
和其他的NBA城市相比,休斯敦的生活環(huán)境溫和多了。對此,范甘迪深有體會。范甘迪在紐約執(zhí)教很多年,每天應(yīng)付媒體就耗費了他無數(shù)精力。紐約是個大都市,生存著很多媒體,僅是一堂訓(xùn)練課就不知道有多少記者來采訪。很多只鏡頭、很多雙眼睛捕捉著蛛絲馬跡,無風(fēng)也能起浪。每個媒體都希望有獨家的新聞、獨特的觀點吸引消費者,他們把這種壓力轉(zhuǎn)嫁到了球隊身上。一場比賽打好了,媒體的熱浪能把人捧到天上;一場比賽打差了,又重重地摔回地面。在紐約,沒有秘密,沒有隱私,更衣室的大門只是裝飾,記者們有各種辦法把故事挖出來。
采訪他們主場的記者永遠里三層外三層,連去客場,紐約的記者也是最多的,總有七八個,尼克斯去哪兒打比賽,他們就能把哪個球館的媒體工作室填滿。范甘迪說:“我能干電視解說,得感謝紐約媒體,感謝和他們唇槍舌劍的鍛煉。”
休斯敦沒有這么多媒體,只有一家城市報紙,叫做《休斯敦紀(jì)事報》,平日里只有這家報紙的一個記者跟著火箭隊跑來跑去。在美國,這樣的隨隊記者叫做Beat Writer,在NBA發(fā)放的媒體手冊上都會注明他們的聯(lián)系方式,他們掌握著球隊第一手的信息。休斯敦的Beat Writer叫做喬納森?費根,因為寫姚明,他在中國比在休斯敦的名氣還大。有中國的網(wǎng)站給他薪水,給他開專欄,報道有關(guān)火箭隊的一切。平日里,除了國內(nèi)派駐休斯敦的記者外,只有費根扭著胖胖的身軀跟著火箭到處飛,跑客場。
主場比賽,來的媒體會多些,各家電視臺都會出現(xiàn),還有《休斯敦紀(jì)事報》的專欄作家們。專欄作家不像費根,費根每天都要跟編輯商量,有什么料,寫什么故事,抓住比賽的哪個點來寫。專欄作家不同,他們寫什么,報紙上就登什么,嬉笑怒罵皆成文章。姚明到休斯敦的前兩年,休斯敦這家唯一一份報紙的專欄作家也罵過他。
這些專欄作家里,有個名叫約翰?洛佩斯的,看不上姚明。他曾這樣寫過:“休斯敦的球迷不要再欺騙自己了,火箭隊有很多很多問題,可最大的問題就出在他們中體型最大的那個身上?!甭迮逅共豢蜌?,他多次用“SOFT”這個詞來形容姚明,中國媒體把它翻譯成“軟蛋”,語氣更狠,聽起來更不客氣了。
很多姚蜜把洛佩斯看成姚黑陣容里扛大旗的,其實不是。洛佩斯只是就事論事,他評論姚明,看的是比賽,評的也是比賽。那些專欄作家里,只有富蘭?比林伯利能接觸球場外的姚明,了解他的為人,其他的只能在球館里接觸到姚明,問兩個問題,看他打比賽。所以他們根本不會把評論扯到球場之外,更不會像很多網(wǎng)絡(luò)上的姚黑那樣,不停地人身攻擊。所謂的“SOFT”,形容的是姚明的球風(fēng),而不是他的性格。
NBA生涯的前兩年,姚明確實球風(fēng)偏軟,他的力量擋不住黑人內(nèi)線的沖擊力,在球場上經(jīng)常摔倒,別人一撞,他就一個趔趄。他喜歡飄在外面打,利用出色的手感,用中距離投籃殺傷對手。這是他琢磨出的生存之道:“我要是在籃下跟奧尼爾硬撞,早就犧牲了,我得把我的優(yōu)勢打出來,我的移動速度快,我能投?!睘榱松?,姚明只能以強攻弱,而不是把自己的缺點暴露給對方猛攻。那時候,他也開始了辛苦的力量訓(xùn)練,把胳膊、肩膀練得越來越厚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