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儒之變貌(9)

儒教三千年 作者:(日)陳舜臣


 

崔浩的中華思想是導(dǎo)致國史事件的根本原因。北族及其代表者太武帝也具有中華思想。治理天下的乃是鮮卑族拓跋部——這便是太武帝中華思想的根源所在。

這兩種中華思想的沖突導(dǎo)致了政治上的分崩離析。施行胡姓之禁、胡服之禁、胡語之禁這些超越我們想象的措施,是化解北魏各民族之間矛盾的唯一方法。因此不能簡單地認為這只是孝文帝為漢文化傾倒,并屈服于漢文化的草率之舉。

“三武一宗法難”中的第一人太武帝,對佛教施行的彈壓便是受崔浩的唆使。崔浩的理想是按照儒教的秩序治理國家,因此佛教便成為鎮(zhèn)壓對象。

崔浩皈依于另一排佛煽動者道士寇謙之( 365—448)所開創(chuàng)的“新天師道”,身為儒者,同時又附屬于道教,并不矛盾。

由于北魏的《國記》被徹底銷毀,因此不清楚書中究竟作了怎樣的記載,哪些部分導(dǎo)致了北族的眾怒。然而可以推斷的是,書中一定暴露了鮮卑族初期的“非文明”(野蠻、原始)狀態(tài)。崔浩及其他一些編纂者,必然沒有對鮮卑族的民族身體特征進行過描述,因為崔浩身為儒者,在歷史記述上采取是“文明史”觀。依據(jù)這種觀點主張,價值判斷標準是文明的種類和發(fā)展程度,而非民族血統(tǒng)。

初期鮮卑族的生活,可被稱為“陋”??鬃印坝泳乓摹敝畷r,眾人問道:“陋,如之何?”孔子回答:“君子居之,何陋之有?”這句話可以解釋為,君子居住在野蠻之地,自然會對周圍的人產(chǎn)生影響,從而便會推動文明的發(fā)展,有什么可擔心的?

中華文明之民,原來也生活在“陋”的狀態(tài)下。美化太古之民,是人之常情,然而文明畢竟不是自始便存在的。儒教推崇的尚古主義,并將周公時代視為理想,不過是種慣性追溯罷了。

瑞典地質(zhì)考古學家約翰·古納·安特生(Johan Gunnar Andersson,1874—1960)是發(fā)現(xiàn)北京猿人的第一人,20世紀20年代他在甘肅發(fā)現(xiàn)了石斧,興奮地高呼:“石器!石器!”不可思議的是,直至當時,中國人一直認為中國未曾有過石器時代。石器時代存在與否的確認之所以晚,據(jù)說與中國人的文明史觀有很大關(guān)系。使用石器的是野蠻人——這與我們中國人無關(guān),無疑這是典型的中華思想。重視青銅器的出土,卻對石器置若罔聞,因為不關(guān)心,所以發(fā)現(xiàn)得晚也是很自然的事。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