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儒林外史圈中又刮起了一股考研之風。
梅玖興沖沖地登錄了國子監(jiān)研究生網(wǎng),在法律碩士聯(lián)考欄里仔細地填著!“這年頭,不懂法律可要吃虧的?!痹谔峤恢H,他對左手邊同樣忙得不亦樂乎的匡超人講。
“不得了,不得了,您這么老了,還報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yè),學得懂嗎?” 梅玖手頭雖忙,仍不忘嘲笑周進一番。
周進沒理他,自顧報名了。
梅玖在電腦室轉了一圈,發(fā)現(xiàn)所有的人都在忙網(wǎng)上考研報名呢!匡超人報本校的MBA,范進報省城大學的古文字學,婁三、婁四公子報國子監(jiān)的金融學,虞博士報了考古學,杜少卿報了國子監(jiān)的旅游專業(yè),就連素有清高不問世事之稱的王冕老先生也報了國家美術館的美術史專業(yè)。
梅玖心中暗喜,“想我梅玖也與眾人上了同一條船,再也沒人說我落后于時代啦!”
且東說寓:
考研的大潮,一年猶勝一年,2005年,僅報考北京地區(qū)院校的考生就超過了20萬,而就在2000年,這個數(shù)字還沒有突破10萬。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人民大學、北京師范大學依舊是考生們最向往的4所學府。法律碩士聯(lián)考、MBA聯(lián)考、金融學以及計算機應用技術則在市場經(jīng)濟的作用下,迅速躍升成當今最熱門的專業(yè)。
高校中,希望成為研究生的,往往從大三就開始了全面復習,看學校,挑專業(yè),買教輔,上輔導班……雖然辛苦,卻也樂趣無窮??菰锏目佳?,在目標堅定的學子們那里,逐漸變成了一種獨特的生活方式。
考研的人忙得不亦樂乎,畢了業(yè)的研究生們卻為工作焦頭爛額,同樣是忙,個中滋味卻如此不同。一些剛剛拿到小碩本本的學生,多失望地發(fā)現(xiàn),就業(yè)的道路并不像他們當初想的那般陽光燦爛,他們的起薪一降再降,用人單位也不會看在他們是碩士的面上,就少幾分挑剔。剛出了象牙塔,就落入了競技場,這反差確實讓人一時間難以接受。
正讀研的人也好不了哪兒去,向前看,師哥師姐們正在就業(yè)大軍中艱難奮戰(zhàn),向后看,考研大軍的隊伍越來越壯。壓力頓時如萬方洪水一樣,傾斜而來,俗話說“物以稀為貴”,研究生的數(shù)目怎么看都和“稀”字越走越遠。
但另一方面,在浮躁的社會,研究生也離它的“研究”本色愈發(fā)遙遠,研究二字,從來都不色彩斑斕,它是寂寞的兄弟,枯燥的伙伴。只是今天的人們在它身上負荷了太多的東西,工作、名譽、愛情、金錢。但即使將它裝點的再花俏,它也依然是“研究生教育”。
正如人們常說的,希望越高,失望越大。原本只為培養(yǎng)研究型人才而來的研究生教育,憑空擔起了那么多世俗的責任,當然不可能保證所有經(jīng)過它洗禮的人,都能收獲他們最初的期望。而抱著那么多世俗幻想來受教育的人,也多少有“心術不正”之嫌,受教者的目的不端,這教育的質量自然難有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