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巴菲特計劃 (二)(11)

巴菲特計劃 作者:(美)拉爾夫·納德


沒有一個人問:“既然如此,那我們能夠做些什么,什么時候開始行動?”

有趣的是,除了一個受傷的木匠被他的工人賠償代理人欺騙外,在場的聽眾幾乎沒表示任何憤怒的情緒,也沒人主張進行下一次會議、集會或是環(huán)保、反戰(zhàn)或其他目的的游行。最后,觀眾們傾巢而出,站在出口的馬克斯的工作人員統(tǒng)計說,只有10%左右的觀眾在議論這個報告,其他的人都若無其事地聊著家常,比如要到哪里去、什么時候再見等等。但是,大部分人卻都提到了美味又免費的食物和精彩刺激的樂隊演出。

第二天晚上,到場人員比上次稍微少了一點。同樣是不錯的食物和音樂。在開場表演以后,一位銀白頭發(fā)的演講者走到了臺上,平靜地展開了一連串有關(guān)種族主義、性別歧視、反同性戀等話題。講到第三分鐘時,觀眾開始叫喊并向舞臺扔水果和卷成團的報紙,但是演講者利用喇叭在聲音上的優(yōu)勢,還在繼續(xù)喋喋不休。一些人跳起來沖出了大廳。演講者并不提倡暴力行為,或者暗示去騷擾或者驅(qū)逐他嘲笑的對象。他只是依舊我行我素,用瞎編的研究和虛構(gòu)的歷史來支持他的觀點。不到三十分鐘,大廳里已經(jīng)空無一人。出口處馬克斯的工作人員匯報說,幾乎每個人都很憤怒和厭惡。這個事件登上了第二天早上洛杉磯各報紙的頭版,還有當?shù)氐耐黹g新聞把它作為第二個報道,被緊接在一場激烈的警察追捕行動之后播放。對第一個事件的稀疏的媒體報道集中在樂隊和沃倫·比蒂身上。馬克斯三天后才在《洛杉磯時報》花了整整一個版面發(fā)表了他對事件事的分析。他簡短地描述了那兩場報告會并總結(jié)說:“比起某些無名之輩的偏執(zhí)言語,政府和企業(yè)的殺人、致病、剝奪和詐騙的真實行徑還遠不夠令美國人感到苦痛。除非,他們的行為碰巧觸動了個體之間的不公正,這時,一場競賽展開了:是個人的壞行為還是糟糕的壞詞語會激起最大的憤怒呢?一個不能以積極的態(tài)度采取積極的行動來矯正壞行為的社會就是在走下坡路和轉(zhuǎn)向衰敗的社會了。一個對語言詆毀變得瘋狂的社會,無論這詆毀來得多么虛假或令人厭惡,它仍就是一個會在逐步升級的言語戰(zhàn)爭中迷失自我的社會?!痹陧撁娴牡撞?,有發(fā)人深省的一行字:“請選擇你的立場吧?!?/p>

在廣告登出的當天,馬克斯早早離開了城鎮(zhèn),他希望人們把焦點聚集在他所提出的問題上而不是他本人身上。起初,正如他所料,憤怒和刻薄的聲音向他撲面而來,但是隨著一些訪談節(jié)目、致編輯信和意見書更深入的探討,人們的反應(yīng)變得更加有深度了。當然,馬克斯知道他的小試驗過于簡單,但是他的確引起了許多激烈的辯論和一點反省,這正是他所希望得到的重要結(jié)果。他聘請了一位人類學家和一位心理學家來分析下一次毛伊島會議之前的整個騷動,他心里還有很多這樣的試驗,更加微妙。他告訴其中的一位編輯朋友:“請鎖定本臺,不要走開”。

喬治·索羅斯對毛伊島的同伴們?nèi)〉玫某煽兏械椒浅s@異,對馬克斯的廣告則更感興趣。他一直認為應(yīng)該在開放的社會來一場重大變革,他信奉的格言是:“不成功便不叫革命。”喬治言行一致,言如其行,他堅持不懈地對專制國家以及后來的美國的民主運動和民主機構(gòu)給予了道義和經(jīng)濟上的大力支持。但變革何其困難!瓦解、習俗和貪婪的力量似乎遠勝于團結(jié)、容忍和公正的力量。這讓他感到有點疲憊。起初,他很難想象毛伊島會議之前沒做成的事情毛伊島會議之后何以能成功,但是他很快排除了這種想法。他要做出一些大膽的舉動,做出一些不符合他那有點孤僻、幾近迂腐的性格的事(要是有名人反義詞詞典,“索羅斯”就是“特朗普”的反義詞。)他要向《華爾街日報》社論版編輯提出挑戰(zhàn), 在紐約市著名的庫珀聯(lián)合學院展開辯論。該學院曾是許多著名辯論發(fā)生的場所,涉及奴隸制、選舉權(quán)、勞工、戰(zhàn)爭和民權(quán)等各個主題。這場辯論的決議如下:“在美國乃至全世界,對民主的主要威脅來自大型跨國公司?!?/p>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