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要談我最嚴重的錯誤。諸位是否記得,經(jīng)濟學者曾預測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會出現(xiàn)大量失業(yè)的情形?結果自然是錯得離譜。這份1945年官方的末日預測,是由跨單位的團隊共同執(zhí)筆,我并不在其中。但是,如果諸位翻閱《新共和》(New Republic)泛黃的檔案,就會找到一篇在下精心撰寫的論文,其中在預測上也犯了嚴重低估的錯誤。我的良師兼益友漢森就相信,戰(zhàn)后會有一波復蘇的景氣,可惜在這點上他沒把我教好。其他像史利特(Slichter)以及一些凱恩斯學派與非凱恩斯學派的學者,也都比我高明。
永遠要回頭看
我為這個嚴重的錯誤而自責。不過如果發(fā)現(xiàn)錯誤后還死不承認,我的自責會更深。我沒理會派吉(Satchel Paige)“永不回頭看”的建議,在20世紀40年代站在多頭這方而獲利甚豐,我倒想鼓吹薩繆爾森法則:“永遠要回頭看。你可能會由過去的經(jīng)驗學到東西。我們所做的預測,通常并不如自己記憶中的那樣正確,二者的差異值得探究。”格言有云:“如果你必須預測,那么就經(jīng)常為之”,這并非只是玩笑之辭或自認無能,而是體認到殘酷的事實比美麗的理論重要。未來有些部分不能由過往推知,這也正是科學無從措手之處。好在有待科學做的事還很多,而且許多科學任務尚未完成。
接下來,我要比較明確地談談自己在學術與研究上的發(fā)展歷程。我不喜歡套用虛驕的陳腔濫調(diào),因此也無意重復一些前人自傳的寫法。四卷的《薩繆爾森科學論文選》(Collected Scientific Papers of Paul A. Samuelson)中,有種種我個人的回憶散布于學術篇章之間。不過這方面資料蘊藏最富者,首推我于1968年在國際經(jīng)濟協(xié)會(International Economic Association)世界年會中的主席致辭。那篇講稿巧妙地以《一位經(jīng)濟學者之路》(The Way of an Economist)為標題,雙關的用字表達出兩重意義,一是所經(jīng)歷過的經(jīng)濟學之路,一是行路者的個人風格。同樣地,我今天在前面談到“我的時代的經(jīng)濟學”時,另一方面也是意指具備我特有節(jié)奏的與風格的經(jīng)濟學。
第二項個人自傳資料來源,是我所寫的《黃金時代的經(jīng)濟學:個人回憶錄》(Economics in a Golden Age:A Personal Memoir),收錄于霍爾頓(Gerald Holton)所編《20世紀的科學:思想來龍去脈研究》(The Twentieth Century Sciences:Studies in the Biography of Ideas)一書中。
第三項來源是《我的人生哲學》(My Lifetime Philosophy),標題是別人定好的,是《美國經(jīng)濟學人》(The American Economist)一系列的學者介紹,亦收錄于《薩繆爾森科學論文選》的第五卷之中。
以下容我以第三人稱的方式,客觀地簡述自己的研究生涯。
薩繆爾森老是受幸運之神眷顧,一輩子都是待遇偏高而工作量偏低。他自幼聰穎,深受父母寵愛,成績一直名列前茅,但到了高中,學業(yè)卻一落千丈。他的出生日期按日歷記載是1915年5月15日,但事實上應該是1932年1月2日,地點是芝加哥大學。
他天生是從事學術研究的料,在芝加哥的平均成績是A,在哈佛是A+,但他進入經(jīng)濟學的領域純屬偶然。結果證明,經(jīng)濟學這一行如天造地設般地適合他,仿佛是歷代經(jīng)商先祖的基因,找到了命定的歸宿。
早露頭角
他想爭取的榮耀無不手到擒來,而且來得很早。他在大學階段獲得大學部社會科學獎章,而就在畢業(yè)之前,社會科學研究委員會新設了一個試驗性經(jīng)濟學獎學金計劃,他成為首位得主,而能從容地在哈佛就讀。他在芝加哥曾受業(yè)于奈特、威納、舒茲(Henry Schultz)、西蒙斯(Henry Simons)、道格拉斯(Paul Douglas)、內(nèi)夫(John U.Nef)與明茲(Lloyd Mints)等大師,再到哈佛接受熊彼特、里昂惕夫、威爾遜(Edwin Bidwel Wilson)、哈伯勒、錢伯霖(Edward Chamberlin)與漢森的教導。在獎學金用完之前,他克服了研究學會(Society of Fellows)對經(jīng)濟學的排斥,騎在柏萊圖(Vifredo Pareto)的肩上進入初級研究員的神圣圈子。他在學會的同僚有哲學家昆恩(Willard Van Orman Quine)、數(shù)學家伯克霍夫(Garrett Birkhoff)、兩度獲諾貝爾獎的物理學家巴定(John Bardeen)、化學家威爾遜(Bright Wilson)與伍華德(Robert Woodward)以及博通諸家的列文(Harry T.Levine)等人。他在那里邁開步伐,發(fā)表論文的速度極快,連期刊都來不及容納他那些半數(shù)學化的東西。
有人說薩繆爾森是由物理學家與數(shù)學家的身份出道,這并不正確。但他在大學時代就察覺到,數(shù)學會為現(xiàn)代經(jīng)濟學帶來革命。他持續(xù)研究數(shù)學,到現(xiàn)在還記得第一次看到拉氏乘數(shù)(Lagrange Multipler)的情景,如果根據(jù)最大膽的推測,他據(jù)此獨立發(fā)現(xiàn)了埃奇沃斯-斯塔克爾伯格(Edgeworth-Stackelberg)雙頭壟斷的非對稱解——此項見解使他得以不受納什-庫爾諾(Nash-Cournot)錯誤之解的蒙蔽。
他的《經(jīng)濟分析基礎》(Foundations of Eoconomic Analysis)一書,大部分是擔任初級研究員時所寫,后來成為他的博士論文,并獲得哈佛的威爾斯獎(David A.Wells Prize),后來在1947年又獲美國經(jīng)濟協(xié)會(American Economic Association)的克拉克獎章(John Bates Clark Medal),這項獎勵是以40歲以下具學術潛力的人士為對象。到1970年,《經(jīng)濟分析基礎》的水準得到三度肯定,協(xié)助他贏得諾貝爾獎,這是經(jīng)濟學獎項開始頒發(fā)的第二年,也是美國學者首次獲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