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部分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的演講(3)

訪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大師論衡中國經濟與經濟學 作者:高小勇


我到密歇根大學之后,教了一點計量經濟學,而關心的重點仍在調查研究方面。后來,我接到福特基金會(Ford Foundation)贊助的經費,因為他們當時基于稅負的考慮,有大筆款項可捐給一些大學。經濟系的人對如何運用突然收到的經費,還真有點不知所措。于是,我創(chuàng)辦了數量經濟研究小組,把一些研究所的學生組合起來,重回建立計量經濟模型的本行——再度展開原先在考列斯委員會的工作。

建立美國經濟模型

其中一位研究生叫戈德伯格(Arthur Goldberger),我們兩人合作完成了一套新的美國經濟模型,稱為克萊因-戈德伯格模型(Klein-Goldberger model)。我們將在考列斯委員會建構的模型加以補充及修正,并導入一些調查研究的發(fā)現(xiàn),用以定期從事經濟預測。

由克拉克(Colin Clark)這位來自澳大利亞大膽的統(tǒng)計經濟學家之賜,把我們的研究成果推向高峰。他在極有影響力的《曼徹斯特衛(wèi)報》(Manchester Guardian)全球版周刊上撰文指出,朝鮮戰(zhàn)爭期間逐漸下滑的經濟,可能會導致大規(guī)模的衰退。他甚至嚇唬大家,我們會遭遇最可怕的經濟事件——由于經濟情勢持續(xù)盤旋衰退,終將重演1929年的全面崩潰。

我在重新檢視我們的模型對1953年至1954年經濟的預測后,得到的結論是,情況不至再像1929年一樣。于是,我和戈德伯格合寫了一篇文章寄給該報,很高興除了文章大幅刊登出來,還配上一幅勞氏漫書(Low Carton)。

克萊因-戈德伯格模型相關估計的運算,當年只有片段零碎地利用到電腦。為了模型求解的問題,我們可能要花上一二天,借助桌上型計算機以人工計算。密歇根裝設了一組大型的數位電腦,我們也開始進行模型自動求解——也可稱之為模擬。但是直到我離開密歇根大學之前,還沒有什么具體的成果。

在麥卡錫(McCarthy)主義高漲的年代,我離開了密歇根來到平靜而崇尚學術自由的牛津,在統(tǒng)計研究所(Institute of Statistics)任職,仿效密歇根的調查形式進行英國的儲蓄調查。在牛津期間,我又回到模型建構的本行,對象是整個英國。在這里,我認識了日后相交達二十五年的好友博爾(James Ball)爵士,他曾在牛津上過我講授的計量經濟學,并和我一起發(fā)展牛津模型。牛津大學在進一步運用電腦于數量運算上,雖然略有進展,不過還是無法為模型求解。

加入賓夕法尼亞大學

1958年我回到美國,在賓夕法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擔任教授一職。這里的校長、行政主管及各學院院長,均對學術自由這項嚴肅課題持尊重的態(tài)度,令我深感敬佩。從我在賓夕法尼亞大學及華頓學院(Wharton School)展開教職開始,我又再度投身建構美國經濟模型的工作,這次采取的是季度資料。因為有了英國及密歇根的經驗,我開始導入一些預期(Expectations)的概念。這就是一系列華頓模型的濫觴。

華頓模型改以季度為時間單位,重視短期景氣循環(huán)的變動,運用了更多預期調查的資料,同時所有會計科目都以當期價格來表示。特別是最后一項的改變,修正了克萊因-戈德伯格舊模型的缺點。新模型的第一版是用來預估美國的經濟,預估的結果送交肯尼迪政府中的經濟學者參考,當時他們對我們的樂觀預估——經濟將從1960到1961年衰退的情況復生,還表示不敢置信。幾年后,我的注意力又移轉到更新的方法,也不再對第一版的模型做任何的修正。但是我把完整的檔案,包括資料列表及方程式,還有一位受過訓練的助理人員,全都移交給商務部(Department of Commerce),因為他們之前曾要求協(xié)助模型建構的工作。這些資料再加上其他賓夕法尼亞大學一些相關的博士論文,終于形成了今天所謂的商務部企業(yè)經濟研究室(Office of Business Economics)模型,簡稱OBE模型。此一模型發(fā)展出自己獨特之處,也是眾多美國經濟模型中相當杰出的一個,但其根源則是第一版的華頓模型。

在這個階段,我進入兩個研究方向,兩者都對我個人專業(yè)領域的發(fā)展產生根本性的影響。社會科學研究委員會(Social Science Research Council)之下的經濟穩(wěn)定研究小組(The Committee on Economic Stability)在1959年計劃發(fā)展一個擴大的短期預測模型,我是該項專案計劃的主要調查人之一,同時負責設計一套團隊合作的方式來建立模型,也就是針對經濟體系的每個部門各指定一位負責的專家。我和指導委員會其他成員,則負責將個別部分塑造一個整體。我們在個別部分可以說都網羅到最佳人才,而且整體的運作也非常順暢。但這個研究組合真正的成就,可歸納為以下四點:①我們借助聯(lián)邦儲備(Federal Reserve)的專才,建立了完整的貨幣部門,成為在許多后續(xù)模型中占重要地位的貨幣部門的前身,也彌補了克萊因-戈德伯格模型的缺點;②提出不同產業(yè)間流動的投入-產出部門,并與最終需求與所得決定的傳統(tǒng)總體模型相互聯(lián)系;③成立資料庫(Databank),有系統(tǒng)地記錄系統(tǒng)內使用的所有資料;④采取自動化的運算,特別是在大型非直線性動態(tài)方程式系統(tǒng)的求解上有重大的突破。這項聯(lián)合專案研究,還有其他突出的特色,都記錄在三冊的專案報告里頭。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