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感官檢驗。含有“瘦肉精”的豬肉肉色較深而鮮艷,后臀部飽滿突出,脂肪層非常??;在胴體兩側腹股溝的脂肪層內(nèi)毛細血管分布較密,甚至呈充血狀態(tài)。
(3)用試紙測試酸堿度。正常新鮮肉多呈中性或弱堿性,宰后1小時pH值為~,自然條件下冷卻6小時以上pH值為~6,而含有“瘦肉精”的豬肉則偏酸性,pH值明顯小于正常范圍。
紅膘豬肉的識別
(1)不明原因死后放血的豬肉。脂肪色澤混濁,暗紅色或紅中帶黃褐色,俗稱“走膘”。呈現(xiàn)全身性病理變化,淋巴結充血或出血、水腫。耳、頸胸腹的皮膚黑紫色、脂肪、肌肉、肋骨、胸腹膜以及各臟器(尤以腎、肝、肺)的低下部位或下側的一些器官和組織,可見到血液的沉積。
(2)急性豬丹毒的豬肉識別。皮下脂肪呈桃紅色,用刀切之毛細血管出血浸潤,表皮呈彌漫性炎性充血,即全身性皮膚充血,呈現(xiàn)一片紅色,俗稱“火紅袍”;另一種則是僅見耳、頸、胸、腹、股的皮膚充血,俗稱“小紅袍”;全身淋巴結充血,腫脹,多汁液;肉臟器官中以肝、腎充血、腫脹為主要病變特征,伴以胃腸充血,輕度卡他性炎,脾淤血,觸之柔軟感。鏡檢發(fā)現(xiàn)豬丹毒桿菌。
(3)屠宰不當引起紅膘的識別。由于屠宰加工工藝掌握不妥,如麻電的方法,時間的放血的方法不對,造成放血不全所引起的皮下脂肪發(fā)紅。這類紅膘豬肉雖然不是由傳染病引起,但肉質低劣,色澤欠佳,往往是微生物的良好培養(yǎng)基,不宜保藏,所以,基胴體與內(nèi)臟應作高溫處理為妥。
四法識別毒膠袋
一是感官檢測法。無毒塑料袋呈乳白色、半透明或無色透明,手摸時有潤滑感;有毒塑料袋顏色混濁或呈黃色,手感發(fā)粘。
二是用水檢測法。把塑料袋置于水中并按入水底,無毒塑料袋可浮出水面,有毒塑料袋下沉。
三是火燒檢測法。無毒塑料袋易燃,火焰呈藍色,燃燒時像蠟燭淚一樣滴落,有石蠟味;有毒塑料袋不易燃,離火即熄并有刺激性氣味。
四是抖動檢測法。用手抓住塑料袋一端用力抖,發(fā)出清脆聲音無毒,聲音悶澀者有毒
草莓購用注意“三不”
營養(yǎng)豐富、鮮紅甜嫩的草莓這幾天源源不斷進入水果店、農(nóng)貿(mào)市場、超市,有的散裝,有的盒裝,有的還在盒上標以“有機果品”。
“馬大嫂”買菜時捎上一袋,上班族下班后買上一盒,草莓的消費量日長夜大。市農(nóng)業(yè)技術推廣服務中心高級農(nóng)藝師顏偉忠根據(jù)市場上出現(xiàn)的一些情況,建議喜歡吃草莓的市民不買畸形莓、不輕信“有機”、洗莓不浸泡。
草莓購用注意“三不”
(1)不買畸形莓
上海市場有本地產(chǎn)草莓,也有外地產(chǎn)草莓。正常生長的草莓外觀呈心形,有些外地產(chǎn)品色鮮個大,顆粒上有畸形凸起。吃口比較淡,中間有空心。這種畸形莓往往是在種植過程中濫用激素造成的,長期大量食用這樣的果實,有可能損害人體健康。特別是孕婦和兒童,不能食用畸形莓。
(2)不輕信“有機”
有機草莓的生產(chǎn)、加工過程中不使用任何化肥和藥劑,草莓上無農(nóng)藥殘留。生產(chǎn)、加工過程和產(chǎn)品要經(jīng)過國家環(huán)??偩终J證,而且要接受日常監(jiān)測。有些草莓種植者擅自打出“有機”牌,還宣稱產(chǎn)品可免洗即食,這種說法不可輕信。而且,無論有機草莓還是非有機,食用前都應清洗。
(3)洗莓不浸泡
草莓色澤鮮亮、顆粒圓整、蒂頭葉片鮮綠者為優(yōu),顏色泛白或泛青都表明果實未熟。如果有白斑或灰斑,說明存在病害,洗前須先挑出丟棄。清洗時先摘掉葉子,但不要把蒂頭葉片去掉,特別要注意的是清洗時不能浸泡。因為去蒂頭的草莓若放在水中浸泡,草莓上可能殘留的農(nóng)藥會隨水進入草莓內(nèi)部,反而污染更多。
劣品魚翅巧分辨
(1)熏板翅,質硬色暗,漲發(fā)時不易退沙。
(2)油根翅、咸水翅,加工時逢陰雨天氣,刀口處變質甚至腐爛,成紫紅色,有濃烈的腥臭味。
(3)夾沙翅,因魚鰭破損而沙粒陷入翅內(nèi)。干品傷口處有皺縮,此類魚翅很難除凈沙粒,只有作散翅用。
(4)弓線翅,多見于淡水翅,翅筋中有細長芒骨,不能食用,必須于發(fā)時摘除。
(5)石灰翅,多見于淡水翅,發(fā)后翅筋中部有白色不透明部分,堅硬難嚼,需去除。
雞魚肉蛋如何辨好壞
凍雞
質量好的凍雞肉,皮膚有光澤,因品種不同呈淡黃色、淡紅或灰白等顏色,雞肉切面有光澤。外表微濕潤,不沾手。雞肉指壓后凹陷恢復慢,不能完全恢復。變質的凍雞肉皮膚會變成灰白色,手摸有黏滑感,并有不正常的氣味。
鮮魚
鮮魚的口、眼、鰓、鱗、鰭應完整無缺,無病害痕跡,體表無血斑洞眼。體質好的魚都在水的下層游動,體質差的魚在水的上層游動,魚嘴貼近水面,尾身呈下垂狀。如果魚體側身漂浮在水面游動,則說明魚即將死亡。用手從水中抓魚時,反應敏銳的魚活力強。
鮮豬肉
新鮮豬肉表面有一層微干或微濕的外膜,呈暗灰色,有光澤,切斷面稍溫、不粘手,肉汁透明。不新鮮的豬肉表面有一層風干或潮濕的外膜,切斷面的色澤比新鮮的肉暗,有黏性,肉汁混濁,而且肉質比新鮮的肉柔軟、彈性小,用指頭按壓凹陷后不能完全復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