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四、親子溝通的技巧(1)

13歲前,媽媽改變孩子的一生2 作者:云曉


提到與孩子溝通,很多媽媽肯定都會皺著眉頭說:

“溝通對我家的孩子不起作用,我對他講的那些話,總是從他的左耳朵進去,在右耳朵里冒出來。”

“我已經(jīng)厭煩了整天對他叨叨嘮嘮地說個不停。”

“我和他講道理講到灰心,但仍然起不到教育他的效果。”

……

其實,在這里,媽媽們所說的這些溝通僅僅是單項溝通,即,媽媽不停地說個沒完,孩子只有聽的權(quán)力,這樣的溝通往往起不到很好的教育效果。因此,要達(dá)到教育孩子的效果,媽媽還必須要學(xué)會傾聽和講究溝通的技巧。

傾聽的技巧和藝術(shù),我們在前面已經(jīng)重點介紹過了,在此我們重點講述溝通的技巧。

那么親子溝通的技巧主要有哪些呢?在此,我們重點介紹以下幾點:

1.用提問代替指責(zé)和說教

在前面我們已經(jīng)講過,指責(zé)和講道理的方式只會令孩子反感,從而使親子之間的溝通無法進行下去。但如果媽媽能夠用提問代替指責(zé)和說教,教育效果就會大不相同了。

例如,當(dāng)孩子堅持要做錯誤的事情時,媽媽可以這樣問他:“如果你堅持這樣做,結(jié)果會怎樣?”“如果別人那樣對你,你會有什么想法?”“你知道我在想什么嗎?”……

用提問的方式,不僅會讓孩子更清楚地明白自己正在做什么,還可以抓住孩子的注意力,從而使親子之間的溝通能夠繼續(xù)下去。

以下我們將詳細(xì)介紹提問的好處和用法。

◎讓孩子對自己的行為有更清楚的認(rèn)識

◎讓孩子堅決按規(guī)則做事

◎讓孩子明確行為后果

◎媽媽在對孩子進行提問時,應(yīng)注意語氣

對于成年人來說,同一問題,如果提問者的語氣不同,對方的反應(yīng)往往也會不同。

對于孩子來說更是如此。如果媽媽問孩子同樣一句話:“你在做什么?”分別用質(zhì)問和詢問的語氣來問,他們得到的答案往往是截然相反的。

因此,媽媽在對孩子進行提問時,應(yīng)格外注意自己的語氣:

*將音量保持在正?;虻陀谡Uf話時的水平。

*說話時,以一種尊重的口吻而不是要求或威脅的口吻。

*一次只問孩子一個問題。

當(dāng)然,在媽媽提問時,孩子也有拒而不答的時刻,這時,媽媽需要做的就是,重復(fù)問這個問題,并很肯定地對孩子說:“你還沒回答我的問題呢。請回答我的問題?!?/p>

在這種情況下,大多數(shù)的孩子都會回答媽媽的問題。但這時,如果孩子仍然不回答,媽媽可以這樣問他:“以后你問我問題的時候,你希望我回答你嗎?”這時,孩子再也沒有理由不回答你的問題了。例如:

小女孩亞麗和媽媽之間就發(fā)生了一點小沖突。事情是這樣的,亞麗的晚飯沒有吃完,但她睡覺前卻一直在喊餓,她想吃點零食當(dāng)夜宵。但在她們家有這樣一條規(guī)定:如果晚飯沒有吃完,睡前不允許吃任何東西。

孩子:“媽媽,我感覺有點餓,我想吃夜宵。”

媽媽:“等一下,寶貝,今天的晚飯你吃完了嗎?”

孩子:“但是,媽媽,我很餓?!?/p>

媽媽:“我知道你很餓,但是,我們對吃夜宵是怎樣規(guī)定的?”

孩子:“這個規(guī)則不公平!”

媽媽:“這個規(guī)則絕對公平,我們已經(jīng)遵守了很長時間了。對了,規(guī)則是怎樣規(guī)定的?我希望你回答我的問題?!?/p>

孩子很不情愿地說:“如果晚飯沒有吃完,睡前不允許吃任何東西?!?/p>

媽媽:“謝謝,你說得很對。因此,如果你想吃夜宵的話,明天晚上你該怎樣做?”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