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多個人的世界(2)

經(jīng)濟思維:以理性融入社會 作者:董志強


若這個經(jīng)濟中還存在另外一個人乙,上述對甲的描述也同樣適用于乙。即,假設乙在任何情形所認為的蘋果兌換梨子的比率是1∶Y,則Y將隨著乙擁有蘋果數(shù)量的多寡而不同:擁有蘋果多,則Y小;擁有蘋果少,則Y大。

甲和乙之間的交換在什么時候更容易產(chǎn)生?不妨這樣考慮:

甲對乙說:“我愿意拿1個蘋果換你X個梨子?!?/p>

乙回答說:“對我來說,我認為1個蘋果值Y個梨子。也就說,你給我一個蘋果,我愿意給你Y個梨子?!薄具@里,我們暗含了假設:甲和乙都講了實話?,F(xiàn)實中,若聽說別人愿意拿1個蘋果換我2個梨子,我肯定不會告訴他其實我愿意用3個梨子換他那個蘋果。就是說,人們在交易中,存在試圖通過說謊和欺騙以榨取利益的情況。但是,問題還沒有這么簡單,跟我交換的人不是傻瓜,他知道我會說謊,所以他一開始也可能說謊,比如他可能不會一開始就如實宣稱愿意用1個蘋果換2個梨子,而是謊稱1個蘋果應換回3個梨子。當然,我也不是傻子,我會懷疑他一開始的報價……這些問題,涉及非對稱信息博弈問題。我們在本書會簡單討論信息不對稱交易問題的一些解決辦法,但不會太深入。讀者若希望更深入了解,可參閱我的另一本博弈論通俗讀物《無知的博弈:有限信息下的生存智慧》(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9)?!?/p>

大家應該發(fā)現(xiàn)了,甲對1個蘋果索要的是X個梨子,乙愿意為1個蘋果放棄Y個梨子。只要X
<y 這個交易就可以達成="這個交易就可以達成" 當x越小="當X越小" y越大="Y越大" 交換區(qū)間="交換區(qū)間" x="X" y="Y" 就越大="就越大" 交易就越容易發(fā)生="交易就越容易發(fā)生" 什么時候x越小="什么時候X越小" 那就是甲的蘋果越多="那就是甲的蘋果越多" 而梨子越少="而梨子越少" 的時候="的時候" 什么時候y越大="什么時候Y越大" 那就是乙的梨子越多="那就是乙的梨子越多" 而蘋果越少="而蘋果越少" />

由此我們可以說,當甲蘋果越多、梨子越少,而乙蘋果越少、梨子越多的時候,兩人就越容易發(fā)生交易。這里甲、乙是任意的代號,因此這個結論反過來說也成立:當甲梨子越多、蘋果越少,而乙梨子越少、蘋果越多的時候,兩人就越容易發(fā)生交易。更一般地,我們還可以說:當兩人所擁有的物品數(shù)量結構越是有差異的時候,他們就越容易發(fā)生交易。

這一結論用于討論國際貿(mào)易也是成立的,在國際貿(mào)易體系中,各個國家總是在提供自己更具比較優(yōu)勢的產(chǎn)品。研究表明,即使對于產(chǎn)業(yè)內(nèi)的貿(mào)易來說,產(chǎn)品異質(zhì)性也是促進該類貿(mào)易的重要原因。

這里還需要進一步討論一下,1∶X作為甲的意愿交換比率,是由什么決定的?很顯然,放棄1單位蘋果,喪失的效用是:1個蘋果×蘋果對甲的邊際效用。得到X單位梨子,得到的效用是:X個梨子×梨子對甲的邊際效用。意愿交換意味著,失去的效用與得到的效用應該相等,即:1個蘋果×蘋果對甲的邊際效用=X個梨子×梨子對甲的邊際效用。這個式子可以改寫成如下式子:

梨子對甲的邊際效用

1X= —————————

蘋果對甲的邊際效用

我們發(fā)現(xiàn),原來是甲對于梨子和蘋果的邊際效用評價之比確定了甲的意愿交換比率。而且這里一樣可以證實:隨著蘋果減少而梨子增加,式子右邊分母將變大、分子將變小,為使等式成立則X必須逐漸變大。與前面的結論一樣。

交易價格的形成

價格機制與市場的形成及其作用,是微觀經(jīng)濟學研究的核心問題。故微觀經(jīng)濟學又稱為價格理論。現(xiàn)在我們來看看,兩個人相互交易,最終會以什么樣的價格(即交換比率)成交?交易價格是如何確定的?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