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多個人的世界(1)

經(jīng)濟思維:以理性融入社會 作者:董志強


自愿交易是繁榮和自由的必要條件。

——米爾頓·弗里德曼(1976年諾貝爾經(jīng)濟學獎得主)

有了分工,同數(shù)勞動者就能完成比過去多得多的工作量……在一個政治修明的社會里,造成惠及底層貧民的那種富裕局面的,是各行各業(yè)的產(chǎn)量由于分工而大增。

——亞當·斯密(英國經(jīng)濟學家,現(xiàn)代經(jīng)濟學鼻祖)

丹尼爾·笛福的小說中,在荒島孤獨生活的魯濱遜多么希望發(fā)現(xiàn)人類的蹤跡。多年后的一天,他看到了人類的足跡,而那足跡并不是他自己的。一時間他的內(nèi)心充滿了恐懼。

人,最希望與他人相處,但也最害怕與他人相處。笛福通過魯濱遜刻畫了這一人類心理的困境。從經(jīng)濟行為角度來說,亦是如此:人類的一張面孔是天使,他們相互交易、分工與合作,增進彼此的福利;而另一張面孔卻是魔鬼,他們?yōu)榱俗约旱睦娑f謊欺騙、背叛合作甚至盜竊搶掠。人類社會的許多制度安排,大多是為了鼓勵天使行為、抑制魔鬼行為而形成的。

交易與價格形成

交易對效用的促進

只要存在多個人,他們就可以相互交易。所謂“經(jīng)濟”,按照哈佛經(jīng)濟學家曼昆的說法,其實就是“一群相互交易的人”而已。

自由交易可以促進交易雙方的效用。要明白這一點,無需經(jīng)濟學知識,只需想想這樣一個事實:在自由交易情形下,人們一定是覺得一筆交易對其有利才會進行交易,因為,在這樣的情形中,人們至少還有另外一個選擇,那就是不交易,維持現(xiàn)狀。既然人們自愿改變現(xiàn)狀而進行交易,那必然是交易之后的效用將超過現(xiàn)狀的效用。

自由交易中的“自由”,即當事人關(guān)于交易的決定是在理性的、沒有受到任何強制的自由意志下進行的。要求當事人理性,就排除了當事人因為不能辨明其利益所在而盲目進行交易;沒有受到強制,就排除了被迫進行的不公平交易。

需要注意的是,被迫的不公平交易常常并不需要表現(xiàn)為身體的強制和懲罰,它甚至有可能看起來是“自由的”。讀者不妨回憶我在第1章曾提及的霍布豪斯所舉的例子:一個人掉入深淵,無法自救,然后你在山頂跟他談判,說如果他將全部家產(chǎn)贈送給你,你就給他拋下一根繩子。掉下深淵的人除了答應(yīng)你之外還有什么其他的選擇嗎?他別無選擇!他只能“自由”地遵照你的提議。但我們不認為這樣的交易是真正自由的。事實上,即便從傳統(tǒng)道德觀點來看,你這種行為也會被指責為落井下石、乘人之危。

有時候,人們可能會利用說謊、欺騙等手段來促成對自己有利而對他人有害的交易,這種說謊、欺騙也被我們視為違背當事人自由意志的行為,因為它屏蔽了一方當事人的理性。也正因為交易中會存在多種多樣的機會主義行為,所以社會才需要有治理交易的機制或制度安排。對此我們在“掠奪、協(xié)調(diào)和制度”一節(jié)再來討論。

人們的意愿交換比率

在自由決定的情形,人們會通過何種比率達成交易?你希望拿多少個蘋果換我多少個梨子?交換價格是如何確定的?這三個問題,實際上是一個問題的三種不同問法。其答案存在于邊際效用及其遞減規(guī)律之中。

思考上述問題非常簡單。邊際效用遞減規(guī)律告訴我們,人們對自己擁有越多的物品評價越低(邊際效用低),而對自己擁有很少的物品評價甚高(邊際效用高)。因此,當甲擁有蘋果較多而梨子較少時,他認為一個梨子的效用要值好幾個蘋果的效用;反之,當擁有蘋果較少而梨子較多時,他就會認為好幾個梨子的效用才能值一個蘋果的效用。換言之,假設(shè)甲在任何情形所認為的蘋果兌換梨子的比率是1∶X,那么這個X將隨著甲擁有蘋果數(shù)量的多寡而不同:擁有蘋果多,則X??;擁有蘋果少,則X大。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