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9節(jié):名家十五講(29)

北京大學愛心講堂十年精華:從心開始 作者:美妙


人說“人無倫外之人”,即不存在生活在倫理關系之外的人。只有把這五種基

本的倫理關系處理好了,整個社會的人倫秩序才是井然有序的。

中國傳統(tǒng)文化特別重視家庭教育,把家庭教育看成是倫理道德教育的開

始,學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延續(xù),社會教育是家庭教育的擴展。這一傳統(tǒng)為

孔孟承傳下來,成為維系中國傳統(tǒng)社會和諧穩(wěn)定的重要因素。但到了清末民

第一部分 名家十五講

初,由于清廷的腐敗、外族的入侵和連年的戰(zhàn)亂,使得一度重視倫理道德教 育的傳統(tǒng)被迫中斷。加之中外戰(zhàn)爭中的連連失敗,使得中國人喪失了民族自 尊心和文化自信心,于是一些知識分子開始了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盲目批判, 而在十年“文化大革命”期間,中國傳統(tǒng)文化更是被批判得體無完膚,中國 人對傳統(tǒng)文化的誤解達到了登峰造極的程度。改革開放以后,國人面對西方 高度發(fā)達的科技和物質文明不免有些眼花繚亂,隨之而來的是對西方文化的 盲目崇拜……

近百年過去了,當國人靜下心來理性地反思自己所走過的道路時,發(fā) 現(xiàn)割裂傳統(tǒng)、一味追求物質文明的發(fā)展雖然解決了很多社會問題,如貧困問 題,但是同時也帶來了很多前所未有的新問題,如環(huán)境問題,而且還有一些 問題是僅靠物質文明的發(fā)展無法解決的,如人的道德問題與社會和諧問題。 于是,人們開始想到了尋根,想到了文化的回歸。

重視家庭倫理道德教育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之所以在現(xiàn)代社會仍然具有合 理性,那是因為,人從一出生開始,首先面對的就是家庭關系,正是在家庭 之中,孩子從父母特別是母親身上,學會了如何處理好基本的倫理關系。因 此,古語講:“閨閫乃圣賢所出之地,母教為天下太平之源。”的確,如果 一個孩子在家里接受了母親的言傳身教的影響,知道如何去孝敬父母、友愛 兄弟、與人和睦相處,形成了謙恭有禮、嚴謹誠信的待人接物的態(tài)度,培養(yǎng) 起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的品德,走上社會之后才知道如何與朋友、同事乃至 于陌生人和諧交往。

正是因為中國傳統(tǒng)社會一直重視從家庭(族)開始就進行倫理道德的教 育,因此流傳下來了很多家規(guī)、家訓,如《顏氏家訓》《了凡四訓》《朱子 治家格言》等,“國有國法,家有家規(guī)”也成為人們耳熟能詳?shù)乃渍Z。而由 清朝的李毓秀根據(jù)古圣先賢的教導編寫而成的《弟子規(guī)》,正是中國傳統(tǒng)家 規(guī)、家訓、家法、家教的集大成者。

從心開始:北京大學愛心講堂十年精華 從形式上看,《弟子規(guī)》概括簡練,三字一句,讀起來朗朗上口,體現(xiàn) 了“大道至簡”的特征。由于它易記易誦,也就容易在社會上普遍推行,成 為人們共同遵守的是非、善惡、美丑的行為標準,避免了墨子所說的“一人 則一義,二人則二義,十人則十義”的情況。

從內(nèi)容上看,《弟子規(guī)》雖然僅有一千零八十個字,三百六十句,卻把 一個人如何孝敬父母、友愛兄弟、立身處事、 待人接物、修身治學等態(tài)度和 禮儀概括得淋漓盡致。修身、齊家、治國、維護和平的教育總綱,全部體現(xiàn)在 《弟子規(guī)》的教學中。《弟子規(guī)》所闡述的道理,譬如“財物輕,怨何生,言 語忍,忿自泯”、“恩欲報,怨欲忘”、“將加人,先問己,己不欲,即速 已”、“事諸父,如事父,事諸兄,如事兄”、“泛愛眾,而親仁”等教誨適 用于不同宗教、不同種族、不同國家以及各行各業(yè)、男女老少。

從《弟子規(guī)》所蘊涵的教育規(guī)律上看,它特別強調了教育特別是道德 教育的先后次序問題?!洞髮W》中說:“知所先后,則近道矣?!薄兜茏?規(guī)》內(nèi)容的編寫次序也是中國古人教育經(jīng)驗的總結,符合教育的規(guī)律?!兜?子規(guī)》的內(nèi)容分為七個部分,編寫次序分別是入則孝、出則弟、謹、信、愛 眾、親仁、余力學文,這就強調了教育的先后次序一定是首先學做人,后學 做事,也就是先培養(yǎng)德行,后學習知識、技能,也就是《三字經(jīng)》上說的 “首孝弟,次見聞”。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