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節(jié):名家十五講(12)

北京大學愛心講堂十年精華:從心開始 作者:美妙


從心開始:北京大學愛心講堂十年精華 應是晚輩敬長輩,以顯示出先祖的恩惠下達;四是飲宴時依據(jù)頭發(fā)的黑白來排 列座位,即在飲酒宴會時不太恪守等級秩序、官位爵祿,而是注重年齡大小。 大家就位以后,升起先王的牌位,舉行先王留下的祭禮,演奏先王的音樂,敬 重先王所尊敬的祖宗,愛戴先王所愛戴的子孫和臣民。這樣,就好像死者仍 生,他的思想還在延續(xù)。這就是所謂的大孝、至孝。可以說,周武王和周公都 是最孝順的人,他們上承先祖之德,修宗廟,行孝悌,確立了用禮來治理天下 的原則,并讓這種思想薪火相傳。這些從小處開始的積極作為和嚴格要求,是 與儒家忠孝之道的內在精神相契合的。

“在下位,不獲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獲乎上有道,不信乎朋友, 不獲乎上矣;信乎朋友有道,不順乎親,不信乎朋友矣;順乎親有道,反諸 身不誠,不順乎親矣;誠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誠乎身矣?!碧幵谙挛坏娜?如果沒有得到上面的信任,是不可能治理民眾的,只有得到了上級的信任才 可以大治。而要得到上級的信任有一條法則,即首先要得到親朋好友的愛, 要得到親朋好友的信任,這樣才可能去治理百姓。要得到親朋好友的信任, 其關鍵就是要孝敬父母,因為一個不孝敬父母的人,怎么可能得到親朋好友 的信任呢?孝敬父母的關鍵是自身要誠,假心假意把父母親當成工具來利 用,怎么可能得到父母親的信任呢?怎么會得到他們無私的愛呢?要達到自 身之誠,首先要發(fā)揚自己善的德行,從最小的開始推陳。要得到自身最善的 德行,就必須反身自誠,說到底就是一個“誠”字。不妨反推之:先要自身 誠,才能夠去行善;只有去行善,才可能自身而誠,并且得到父母親的愛; 得到了父母親的愛,才可能得到親朋好友的愛;得到親朋好友的愛,才可能 去治理天下,并且得到上級的認可,得到上級的信賴?!吨杏埂吩谶@里把上 位、下位、親朋、父母、自身善德和誠心連到了一起,使得修為功夫具有了 可行性、可操作性。

當今社會是一個民主而理性的社會,強調人的個體自由是不可以出讓

第一部分 名家十五講

的,這與古代孝文化的由自己而天下、由內修而外治有所不同。在我看來, 孝文化是儒家仁愛倫理的底線,孝倫理是東方人倫所止的身份規(guī)范,孝心理 是由家及國的人倫擴展,孝政治是君子齊家治國的基本前提。因此,我們只 有對中國“孝文化”結構的發(fā)生、發(fā)展與中國先秦社會家庭組織的類型結 構、地位形態(tài)加以認真審理,才能對孝文化、對中國文化心理結構的意義作 出正確的詮釋。

我們不應對古代的東西完全加以否棄,當然也不能完全加以肯定。正確 的做法,是理性地丟掉不合時宜的東西,并發(fā)揚孝文化中仍然有生命力的東 西,包括人類文明當中那些具有普適性價值的美好東西,挖掘出東方孝文化 中仍有生命力的可以為現(xiàn)代人類社會提供精神支撐的價值。

論孝、孝道、孝治及其他

彭 林

彭林, 1989年畢業(yè)于北京師范大學,獲歷史學博士學位,現(xiàn)為清華大學人文學院歷史系教 授、博士生導師,兼任國際儒學聯(lián)合會理事、中國社會科學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員、 中國人民大學等校兼職教授、清華大學經(jīng)學研究中心主任等,主編有《中國經(jīng)學》 ,著有《周 禮主體思想與成書年代研究》 《文物精品與文化中國》 《禮樂人生》 《中華傳統(tǒng)禮儀概要》 等。其在清華大學主講的“文物精品與文化中國”獲教育部首批“國家級精品課”、北京市優(yōu) 秀教學成果一等獎、國家級優(yōu)秀教學成果二等獎等獎項,主講的“中國古代禮儀文明”于2008 年被評為北京市精品課。

在儒家倫理思想中,孝既是起點,也是核心。離開了孝,儒家的倫理道 德就無從談起。孝之為道,是經(jīng)由孔子之手而完成的,它奠定了東方傳統(tǒng)道 德的底蘊。孝道在國家層面上的運用,就是孝治。在儒家看來,用孝道達到 的天下大治,才是進入了“至德之治”的境地。因此,研究儒家思想,不能 不說到孝。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