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證價值
我們用以分辨是非、善惡、美丑、真?zhèn)蔚臉藴适鞘裁矗窟@種判準是外在的還是內在的?是社會加于個人身上的,還是個人內心原?本有其根據(jù)的?
稍作反省,立即發(fā)現(xiàn)人的特色,就是人與萬物的差別在于自由。自由與自然不同。自然界依循?一定的規(guī)則而變動,如萬有引力定律,因此自然的無異于必然的。即使是動物亦不能擺脫天生本能的驅力,毫無自主的余地。人類有思想,自由隨之而來。自由的不是必然的,人可以“選擇”。
“選擇”的前提是分辨與偏好,它的表現(xiàn)是具體的行動,行動會對一個人的內在與外在造成影響。于是,關鍵在于:選擇的“判準”是什么?說得清楚些,我們用以分辨是非、善惡、美丑、真?zhèn)蔚臉藴适鞘裁矗咳绱艘粊?,值得探討的是:這種判準是外在的還是內在的?是社會加于個人身上的,還是個人內心原本有其根據(jù)的?
答案正在兩者之間。社會代表傳統(tǒng),對一代代青少年提供應有的教育,教育的內涵?之一即是行為的規(guī)范與判準。但是,即使缺少良好的教育,也不表示個人的行為就必然失序?!叭送诵?,心同此理”一語,并非毫無根據(jù)。不過,既然從事選擇及行動的是“個人”,那么個人就應該自覺此一判準之主體性,亦即內心自己作主去選擇。行為若是被動、被迫或無意識,則價值(不論正面或負面)都無法對主體產(chǎn)生任何作用。這種情況之下,一個人不論活得多久或做了多少事,都談不上有什么“價值”。有些人到了晚年,承認自己“渾渾噩噩過一生”,大概就是這個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