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說,民為貴,社稷次之。毛澤東也說,人是第一可寶貴的。相對于社稷國家,都是肯定人的第一位。在人與國家的關(guān)系,應(yīng)該像印度民族的圣雄甘地所說的那樣:“我首先是一個人,其次才是印度人?!蔽沂紫仁且粋€人,然后才是中國人。因此,回歸到愛國的正途,即愛國者必先愛人,真的愛國者必然是愛人的。
如何愛人?這看似簡單的問題,愛國憤青也未必弄得很清楚。愛人,首先是捍衛(wèi)人的合法權(quán)利,政治上捍衛(wèi)人的選舉、信仰、言論、遷徙等自由和權(quán)利,經(jīng)濟上捍衛(wèi)人的社會福利、人的生存發(fā)展權(quán)等。
我說這個話的意思是,如果你是一個真正的愛國者,你更應(yīng)該愛人,你是愛人的,你就能夠去理解人性,真正的愛應(yīng)該包含在理解人性基礎(chǔ)上對整個人類的愛。人性的價值是人類最基本的價值,愛國與愛民族是從愛人的人性中抽象出來的。我認為它高于民族、高于國家,任何違背人性的愛都是值得懷疑的,極易走向愛的反面、人性的對立。離開這個前提,所謂的愛,只是一種崇拜,即便算為愛,也是狹隘的愛。
不懂得尊重生命是人性最大的缺失,將愛人的理解具化起來,我認為至為重要的,是面對生命的態(tài)度。佛祖與魔鬼的區(qū)別,或許也正在于此罷。
2009年4月份,美國紐約州發(fā)生槍擊案,13人死亡,人被劫持。這顯然是一個悲劇。美國總統(tǒng)奧巴馬、副總統(tǒng)拜登和紐約州州長帕特森先后發(fā)表聲明,譴責(zé)這一暴力事件,并對遇難者表示哀悼,對遇害者家屬和案發(fā)地居民表示慰問。
可是,我很遺憾地看到,在某網(wǎng)站上,80%的中國網(wǎng)友對這篇報道表現(xiàn)出了幸災(zāi)樂禍,有的說“事實證明,中國不允許私自帶槍是正確的”,有的說“全國人民放假三天,慶祝一下”,有的發(fā)帖:河南安陽發(fā)來賀電!
而在我的記憶之中,好像也是在美國(或者英國)吧,也是有一起槍擊案,有一個韓國持槍人打死了好幾個美國(英國)人,然后在與警察對峙數(shù)小時后,開槍自殺。美國(英國)的孩子自發(fā)地為這個罪犯點燃蠟燭,虔誠祈禱。在他們的眼里,罪犯也是一個生命,在生命這個原點上,他們是平等的,值得同情的。他們不是把罪犯當(dāng)成仇恨的對象,而是當(dāng)成救贖的對象??吹竭@個報道,我對這個民族肅然起敬。
同樣是面對槍擊案,同樣是面對生命,中國某些人與美國(英國)的孩子判若霄壤,我們某些同胞的冷漠與殘忍常常令人心寒。這個世界只有愛可以解救一切,面對生命的冷漠折射的不過是我們的精神太過麻木,道德太過低劣。
生活中,很多人一面在說人心不古,世道澆漓,道德滑坡,人無真情;一面又在扼殺人們對生命的敬意,踐踏人性的尊嚴。這些人是道德的挽救者,還是將道德使勁地往深淵里推?更為可怕的是,他們自己沒有看見生命,也不容許別人看見生命!別人表達對小偷、跳樓者、槍擊者的同情時,竟還要遭致辱罵。他們忘了,維護對一個犯罪生命的敬意,也是在維護自己生命的尊嚴,也就是維護一個國家的尊嚴。
首先,愛國不只是要求別人去愛國(要求不動別人就說別人是漢奸),而是捍衛(wèi)人的權(quán)利,督使國家愛人民,讓國家扮演它應(yīng)有的角色——為全體國民謀幸福,而不是為權(quán)勢階層謀幸福。判斷一個人是不是真正愛國,就看他愛不愛人,愛不愛自己的同胞,用什么方式去愛。
其次,愛人就要拋棄那些以人為敵的斗爭哲學(xué),回到以人為本的和諧哲學(xué),吸取人類血與淚結(jié)晶出來的自由、平等、博愛的偉大思想,寬容別人、尊重別人甚至愛不同政見者。真正的愛國者,必然是愿意看到批評政府的人,至少是很樂意接受、寬容那些批評政府的人,因為,在他們眼里,那些批評政府的人,是跟他一樣地愛國,是為著人好。
最后,愛人,并不只是愛他人,還包括了愛自己。如何愛自己?如若這還要來教,那真是不可救藥了。不過為了不引起誤會,我要強調(diào)一點,我說愛國要愛自己,這是一個前提,但如果有人太愛自己,愛自己愛到為了個人利益的達成,不惜損害所有人的利益,那么就會變成“人民公敵”,會遭到人們的反對。這正如人要愛國,不能愛到不愛人,不能對弱小的生命無動于衷,也不能用愛國的高尚旗幟來作踐他人的合法權(quán)益。只不過,太愛自己,能夠有機會損害所有人的利益的人,是貪官污吏,而打著愛國的旗號作踐他人權(quán)益的,往往又是平常之人,比如憤青之類。
有句經(jīng)典名言: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愛國也不應(yīng)該無緣無故地愛,肯定是因為這個國家可愛,有值得愛的地方。一個國家為什么而可愛?我認為,因為這個國家真正地愛人,讓她的人民當(dāng)家做主,每一個人都被愛、被尊重、被保護,自由、平等、幸福、富于創(chuàng)造性地生活,正如孟子所說,“愛人者,人恒愛之”。如果這個國家不可愛,“莫我肯顧,莫我肯德,莫我肯勞”(《詩經(jīng)·魏風(fēng)·碩鼠》),就可以批評她、糾正她,如果這樣也無法讓她變得可愛,你可以選擇“誓將去汝,適彼樂土”。我沒有看見一對互不相愛的人在一起是幸福的。
我時常覺得,關(guān)于愛國與愛人的常識,“五四”那一代的知識分子已經(jīng)講透講絕,其中,“五四”一代知識分子的代表人物傅斯年對愛國與愛人就有過清醒的論述,他認為愛國是一種本能,是對民族文化、歷史的一種認同感。但是,他同時認為,“愛國有時不夠,還須愛人。愛國有時失于空洞,雖然并不一定如此。至于愛人,卻是步步著實,天天可行的?!朔运叫?,克服自己的利害心,便可走上愛人的大路。只要立志走上這個人道的大陸,無論一個人的資質(zhì)怎么樣,每個人都有做到釋迦牟尼或耶穌基督或林肯或國父孫中山先生的機會,至少分到他們的精神?!保ā陡邓鼓耆返?卷,湖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26頁)我很榮幸地引用他的話來結(jié)束這篇文章,希望能分享到他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