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五、度過無痛的特殊期(2)

女人無痛一身輕 作者: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yī)醫(yī)院


司匹林、芬必得、奈普生、氟甲滅酸、消炎痛等,有效率30%~80%,但副作用較多,以胃腸道和肝腎損害為主。

口服避孕藥對原發(fā)性痛經治療的有效率可達到90%以上。此類藥具有雙重作用,一方面可以抑制內膜生長,減少血量,使生成和釋放的前列腺素減少;另一方面可抑制排卵,降低血中雌激素的含量,使血中前列腺素、血管加壓素及催產素水平降低,從而起到抑制子宮活動的作用。不僅如此,由于抑制了下丘腦 垂體 卵巢軸功能,體內雌激素水平相當于早卵泡期,此時內膜前列腺素含量亦最低。適用于有避孕要求者。因需連續(xù)服藥,故對于大多數患者來說口服避孕藥仍是二線藥物。同時這類藥物對機體代謝也有明顯的影響,因而具有更多的不良反應。

鈣離子通道阻滯劑其作用機理是干擾鈣離子通過細胞膜,并阻止鈣離子由細胞內庫存中釋放,抑制鈣離子經子宮平滑肌細胞膜外流入細胞內,從而抑制平滑肌收縮,解除子宮痙攣性收縮,擴張血管,改善子宮供血,故能治療痛經。

此外,解痙鎮(zhèn)靜劑、受體激動劑、維生素E等均是有效的原發(fā)性痛經治療藥物,亦廣泛用于臨床中。

3 繼發(fā)性痛經痛癥的中醫(yī)辨證、辨病治療原則

現代醫(yī)學觀點,繼發(fā)性痛經多因盆腔器質性病變所致。較之現代醫(yī)學從解剖學角度對疾病發(fā)生機理的認識,中醫(yī)學則認為,痛經之痛癥發(fā)生的根本在于臟腑之“氣血”運行。臟腑氣血運行不暢,可因“不通”致疼痛發(fā)生;臟腑氣血不足,不能濡養(yǎng)胞宮,會因局部“不榮”而致疼痛發(fā)生。前者為實性痛經,后者為虛性痛經。實性痛經可因寒凝、氣滯、濕阻等因素導致,虛性痛經則因素體不足、后天營養(yǎng)不良,以及因月經量多、經歷手術等原因引起的氣血丟失所致。

因此,對繼發(fā)性痛經痛癥的臨床治療,現代醫(yī)學一般在以止痛藥緩解痛經痛癥(疼痛劇甚時)的措施下,針對繼發(fā)性痛經發(fā)生的病理機制,施以相應的藥物、手術方法予以根本性治療。中醫(yī)學則從調整臟腑氣血運行的角度出發(fā),發(fā)揮中醫(yī)學個性化治療優(yōu)勢,針對痛經發(fā)生的病因病機,辨證施治。

痛經臨床常見的中醫(yī)證型一般為氣滯血瘀、寒凝血瘀、濕熱瘀阻、氣血不足、腎氣虧損等證。臨床中應根據疼痛的不同表現形式,結合患者病史、伴隨癥狀、舌、脈綜合辨證,再依據所辨之證制定相應的治法,組織對應的方劑。

氣滯血瘀型此證是臨床常見證型,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此證型最為多見,多與患者情志因素有關。肝郁氣滯,氣滯血瘀,氣血運行不暢故致經期腹痛。氣滯血瘀型痛經常伴月經量少、色暗、有血塊、塊下痛減,胸悶,乳脹,舌暗,脈弦等癥。此證痛經的治療,應在施以疏肝解郁復方中藥調理的同時,注意患者心理疏導、情志的調節(jié)。

常用方劑:加味烏藥湯(《濟陰綱目》),藥物組成:烏藥、砂仁、木香、延胡索、香附、甘草、生姜;柴胡舒肝散(《景岳全書》),藥物組成:陳皮、柴胡、川芎、香附、枳殼、白芍、甘草。氣郁化火,并見口苦心煩者,可用金鈴子散(《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藥物組成:金鈴子、延胡索。

寒凝血瘀型此證多有經前、經期受涼或過食生冷史。寒主收引,寒凝血行不暢,血脈瘀阻,運行不暢致經期腹痛。寒凝血瘀型痛經者一般有得溫痛減的特點,伴面色青白,畏寒肢冷,舌暗,脈沉緊。治療此型,應注意在溫經散寒復方中藥調理的同時,在經前及經期加用下腹局部熱敷等物理療法治療。

常用方劑:良姜丸(《良方集腋》),藥物組成:高良姜、香附;天臺烏藥散(《醫(yī)學發(fā)明》),藥物組成:烏藥、木香、小茴香、青皮、高良姜、檳榔、川楝子、巴豆。

濕熱阻滯型此證多有盆腔感染史。經前血海氣血充盈,濕熱與血相搏結,壅塞不通,故經期或經前腹痛明顯。常伴局部灼熱感,帶下量多、色黃、有異味,低熱起伏,小便黃赤,舌紅、苔黃,脈滑數。對于此證治療,應注意清熱利濕,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m.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