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好的訪問者應該對受訪者持有客觀的判斷和認識。也就是說,無論受訪者的觀點與訪問者的信仰、價值觀產(chǎn)生多么大的沖突,都要避免爭吵和辯論,可以換個方式平和地交換個人意見??陀^中立,是指訪問者對于受訪者所說的內(nèi)容保持客觀的態(tài)度,而同時應該更多地關注被訪者多大程度上愿意分享他們的故事??陀^中立和友善的區(qū)別在于:友善是指訪問人員面對受訪者的個人態(tài)度;而客觀是指訪問人員面對受訪者敘述內(nèi)容的心態(tài)。
作為定性研究,深訪要求受訪者有一定的典型性。一般來說,我們可以將深訪的訪問對象分為兩類,第一類是某一領域的專家,這類人往往目標非常明確,難度主要在于如何約請到這些特定的訪問對象。第二類是具有特定消費行為、經(jīng)歷等符合某種研究需求的人員,這類人員往往具有不確定性,難度主要在于如何找到符合條件的人,不知道他們在哪里?同時往往接下來的約請中也存在第一類的問題——約請困難。所以我們將深訪對象的預約分為兩個步驟,一是如何找到適當?shù)脑L問對象,二是如何達成約請。適合作為深訪對象的人如表3.3所示。
表3.3適合作為深訪對象的人
某個事件的介入者:核心參與者、邊緣介入者、旁觀者。
組織研究:特定組織中不同層級及不同類型職員的代表性人士。
某種經(jīng)驗擁有者:特定品牌使用者、特定產(chǎn)品使用者、某種病癥患者、某種職業(yè)人士。
某種松散集團:社區(qū)中的關鍵人物、某個行業(yè)中的專家、男中學生、三資企業(yè)員工、海歸群體。
輿論領袖:在專業(yè)領域或相關社會領域中有自己的主張及主張影響的人。
社會關系模式:如婚姻中的雙方、親子關系中的當事人,以及對這些模式有研究的專家。
特殊角色:經(jīng)銷商、競爭者或者政策制定者。
找到訪問對象:在區(qū)分類型基礎上盡量差異化地抽樣
訪問對象的選擇標準首先應以書面形式明確化,這樣不同的線索提供者才能掌握好同一標準。